父親的血壓計——臺胞林天民回憶父親林思平的抗戰故事
2025-11-26 15:14:0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看著電視里正在直播盛大的閱兵式,80歲的在京臺胞林天民淚眼婆娑,特意將一臺珍藏多年的漆跡斑駁的水銀血壓計拿出來,喃喃地說:“父親,今天中國強大了,您老人家期待的那一天終于到來了!”
林天民的父親叫林思平,1917年生于臺灣,這臺血壓計就是他“以醫為槍”積極參加大陸抗戰的見證。
抗戰時期華北軍區流傳著一句口號:“同志們不要怕打仗,衝啊!不要怕炸斷腿!受傷了,有林大夫治療!” 很多人不曾知曉的是,這位以精湛醫術為前線指戰員們提供醫療保障的“林大夫”,就是來自寶島臺灣的醫生——林思平。
1941年林思平從日本醫科大學畢業,內心懷著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恨以及救國圖存的滿腔熱血,毅然放棄留日或回臺行醫都可過上優渥生活的機會,幾經輾轉來到祖國大陸參加抗戰,“我們中國人受的苦難和恥辱,只有我到戰場上殺敵,才能解恨!”林思平經常這樣說。
最初,林思平在太原鐵路醫院工作,以醫生身份與中共地下交通員取得聯係,曾多次把緊缺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通過地下交通員秘密帶到華北抗日根據地,還參與救治一些中共地下組織的傷病員。同時,他還以醫生的身份,掩護地下黨和愛國志士。有一次,一位叫林棟的臺胞,也是熱血抗戰青年,遭到太原日軍特高課的追捕,情勢萬分緊急,也是林思平冒著生命危險幫他脫險。
林思平的抗日行動很快引起了日本特務機關的注意。在中共太原地下黨的幫助下,林思平轉移到北平。“父親日記中記載,當時轉移很匆忙,來不及把其他值錢的家當帶上,但他隨身攜帶了血壓計、外科手術必備器械。血壓計是檢測生命基本體徵指標之一的醫學器械,所以他走到哪都不忘隨身攜帶。抗戰時期,父親用這臺血壓計為無數指戰員測量過血壓。”林天民回憶父親時說道。
因為革命需要,1945年春,林思平被組織安排到了晉察冀解放區,並通過組織考察參加了八路軍,還被安排在白求恩創建的“國際和平醫院”當醫生。從此,這臺血壓計更成了他革命的“槍”,一直陪伴他戰鬥在救死扶傷的一線。
“畢生獻給中華大地,熱血灑向海峽兩岸”,林天民在父親墓碑上立下的這兩句詩,正是那一代愛國臺胞志士的真實人生寫照。
[責任編輯:黃曉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