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璃光共曜廿五載——現代玻璃藝術聯展”亮相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

2025-11-12 15:5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11月12日訊 1987年,楊惠姍和張毅,一位是最佳女主角,一位是最佳導演,他們從電影事業的巔峰華麗轉身,投入當時對華人社會還相當陌生的現代琉璃藝術,創立中國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那個小小工作室,像是一粒種子,在中國的文化里逐漸萌芽。

  近40年來,楊惠姍和張毅透過舉辦國際琉璃藝術大展、授課、建立琉璃藝術博物館等,一點一滴,建立起中國琉璃文化、產業和藝術創作的基礎。他們飽含豐沛的中國人文思想與藝術語言的琉璃創作應邀至國內外各地展出,作品曾獲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等二十多家世界級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全世界更有上百位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知名人士接受過作為贈禮的琉璃工房作品。中國琉璃,因為楊惠姍和張毅,從華人社會走向全世界。他們也被譽為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奠基人與開拓者。

  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關東海教授帶領8位係出或任教于清華美院玻璃藝術專業的藝術家共同呈現33件作品。關東海說:“清華美院玻璃藝術專業開頭便得到張毅、楊惠姍和琉璃工房團隊的慷慨支持,在工房的資助下,建成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老校區的工作室,張毅、楊惠姍兩位先生親臨授課,工房團隊多次指導。那幾年雖然條件十分簡陋,但是當年一起工作的記憶歷歷在目,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玻璃藝術發展之路還很漫長,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此展覽正是大家共同探索未來中國玻璃藝術發展的又一良好契機。遺憾的是,張毅先生已經離我們而去,我們只有在此以自己的作品來紀念他!”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創始人楊惠姍說:“我們相信工藝美術需要傳承。琉璃藝術投入的資源成本巨大,眼見新一代琉璃藝術創作者在傳承中創新、在探索中堅守,能堅持持續創作確屬不易。二十五載春秋,清華大學玻璃藝術專業已然枝繁葉茂。今天,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特別呈現關東海教授及其帶領的年輕藝術家,為觀眾帶來二十五年的辛勤耕耘成果。展覽不僅展示了技藝的傳承,更展現了年輕一代創新的活力。我們始終相信,琉璃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一代代人的傳承、守護、創新。期望在琉璃藝術的世界中,永續書寫中國琉璃更加絢爛的篇章 。”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