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兩岸融合發展縱深推進:從政策賦能到心靈契合共譜新篇

2025-08-22 08: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南平8月20日電(記者張麗君)隨著大陸惠臺政策持續深化、兩岸人員往來日益頻繁,融合發展已成為兩岸同胞心之所向的時代潮流。從政策係統化升級到人員往來升溫,從產業深度嵌合到文化心靈契合,兩岸在融合之路上不斷邁出堅實步伐。8月19日到20日,第七屆兩岸融合發展論壇在福建南平舉辦。8月20日,論壇舉行主題發言及閉幕式等環節。多位學者就此展開研討。
  近年來,大陸陸續推出“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農林22條”等一係列係統性惠臺政策,涵蓋產業、財稅、金融、就業等多個領域,為臺胞臺企提供與大陸企業、居民同等的待遇。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子旗指出,這些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惠臺政策從零散的優惠措施發展為係統化的制度安排。
  人員往來作為兩岸社會融合的基礎,近年來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兩岸人員往來達440.5萬人次,臺灣中原大學客座教授簡春旺表示,盡管受到疫情和政治因素影響,兩岸人員往來仍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作為兩岸人員往來重要通道的“小三通”航線,客流量同樣持續增長。自2001年通航以來,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已累計運送旅客2000多萬人次,彰顯出兩岸人員往來需求旺盛。
  在產業融合領域,兩岸合作已逐步邁向“深度嵌合”。新黨副主席、臺商林易陞深耕大陸近三十年,見證了兩岸經濟從淺層次互動到全方位嵌合的蛻變。他表示,如今臺企不僅能共享大陸超大規模市場紅利,更能在新興產業領域與大陸企業“強強聯合”,其企業便是依托大陸完善的產業鏈和創新生態,實現了從傳統制造業向高附加值領域的轉型。
  政策的“精準賦能”讓臺胞在大陸扎根更有底氣。臺灣高雄第一家園臺灣城鄉產業發展聯合會聯合創始人李志章2017年來到福州,這些年的生活讓他深切感受到大陸政策從“大框架”走向“實落地”的轉變。在就業領域,廈門銀行、廈門航空等單位為臺胞打破職業發展壁壘;創業賽道上,相關部門不僅提供補貼,更注重搭建平臺、對接資源,助力臺胞融入當地發展。
  兩岸融合更在文化尋根中不斷深化民族認同。李志章發揮其對兩岸文化的研究優勢,帶動臺灣青年來大陸參加論壇、研學,同時通過尋根項目引領臺灣同胞回到祖籍地福建,在族譜對接、民俗體驗中喚醒文化記憶。“尋根的過程,就是讓大家明白‘家’在何處。”他堅信,文化認同是兩岸融合最深沉的力量。
  閩南師范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執行院長陳麗麗認為,持續深化兩岸融合仍面臨不少挑戰,亟需總結經驗,積極探索破困增效新路徑。必須抓好重點群體:青年;抓好重點支點:文化,充分擴大中華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抓好獨特經濟引領力,兩岸攜手構建“中國鏈”,共同開創發展新天地。
  從政策護航到人員互通,從產業攜手到文化共鳴,兩岸同胞正以心相交、以情相融,在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同心同行,共譜新篇。(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