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臺商二代接班 戶外用品跑出大市場
中新社漳州7月29日電 題:大陸臺商二代接班 戶外用品跑出大市場
作者 鄭江洛 張金川 廖珍妹
作為臺商二代,林煒竣在大陸度過了十餘年的求學、生活與工作時光,並將小眾戶外用品跑出“大市場”。
1995年出生的林煒竣,其父親20世紀90年代便赴大陸考察市場,2007年正式到廈門發展。第二年,年僅13歲的林煒竣前往廈門就讀初中,開啟了與這片土地的不解之緣。
“2014年,父親的企業在毗鄰廈門的漳州臺商投資區設立工廠。當年正值大陸自拍桿風靡一時,工廠順勢開啟自拍桿代工業務,也為後來代工戶外運動産品奠定基礎。”林煒竣回憶道。
彼時,正在海外留學的林煒竣也捕捉到了戶外運動産品的商機。他發現,在歐美地區,球童費用高昂,高爾夫撿球器有巨大的市場需求。“美國消費者更傾向於將高爾夫撿球器視為消耗品,這意味著我們的訂單能穩定增長。”林煒竣説。
林煒竣多方聯絡並前往海外與客戶洽談合作,最終將産品引入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如今這款可伸縮撿球器已是林煒竣工廠訂單量最高的産品。
林煒竣的工廠還生産遊艇配件、自拍桿等多品類戶外運動産品,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研發推動産品創新,適應市場需求,並引進3D列印設備加速樣品製作。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伸縮桿也能‘玩’出這麼多花樣。”林煒竣表示,除了大量使用先進設備外,讓産品高端化也是工廠的發展方向。
林煒竣説, “我們近期研發的新款高爾夫周邊産品採用了成本更高的碳纖維材料,重量減輕30%,成本上升40%,但依然受到眾多高爾夫愛好者的青睞。”
目前工廠接到的訂單有四至五成來自美國,高爾夫球配套産品還進入歐洲、日韓等市場,同時為許多國外大型超市及零售業者提供各類定制服務。
在臺商雲集的漳州,林煒竣結識了很多“臺二代”朋友。他表示,許多“臺二代”不願局限于家族企業,而是渴望出去創業。他也曾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後來他從基層崗位做起,經歷過最初的不適應和挫折,逐步成長為家族企業“接班人”。
林煒竣注重穩紮穩打。他説:“我希望能依託父輩的豐富經驗和自己的新視野,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工廠的生産基礎,優化工廠管理,持續創新産品,探索更多有潛力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