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自貿片區十週年丨十年築夢 兩岸經貿合作結碩果
春風拂嵐島,潮涌自貿港。今年是平潭自貿片區掛牌成立十週年。作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先行平臺,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自運營以來,不僅成為臺胞創業的熱土,更憑藉創新監管模式和政策紅利,助力打造兩岸共同市場。
近日,記者走進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看到,欣百漢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店舖前人頭攢動,新上架的“一條根”貼布格外引人注目。
“多虧了海關的大力支援,幫我們解決了醫療器械備案問題,現在商鋪裏的臺灣地區特色商品越來越豐富了!”公司負責人、臺胞顧生俍一邊向顧客介紹産品,一邊感慨道。這位深耕兩岸貿易多年的臺商,見證了平潭的發展變遷。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平潭會見臺資企業負責人時指出,大陸人口多、市場大、産業廣,完全容得下來自臺灣的商品,完全容得下來自臺灣的企業,歡迎更多臺灣企業到大陸發展。
為響應這一號召,顧生俍來到平潭,入駐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並成立貿易公司。依託平潭自貿片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顧生俍成功將金門高粱酒、金門“一條根”貼布等特色商品引入大陸市場。
創業初期,企業憑藉臺灣地區商品的品質口碑與免稅價格優勢,首年即實現數百萬元營收。如今,顧生俍已從當初的1家店舖發展到現在的3家店舖。
“平潭的租金補貼、人才政策福利以及通關便利,讓我們臺商真正感受到‘落地生根’的溫暖。”顧生俍補充道。
當日,來自湖南長沙的遊客曾蘭正挑選著“一條根”貼布,準備帶給家人。“早就聽説在平潭能買到正宗的臺灣地區商品,這次特意來‘淘寶’。通過顧老闆的熱情介紹,得知這些貼布對緩解腰腿疼痛特別有效,帶回去給父母試試!”她笑著展示購物袋裏的“戰利品”:“平潭不僅有美景,更有兩岸一家親的溫情,以後還要常來!”
顧生俍的店舖是平潭對臺市場蓬勃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為破解臺灣地區商品進入大陸的堵點,平潭海關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推出創新舉措:33種“一條根”貼布經市場監管部門備案後免予提交醫療器械憑證,可直接在市場上架銷售。同時,為提升“4139”監管方式貨物通關效率,進一步壓縮進口貨物從運抵港口至上架銷售的時間,平潭海關優化了監管作業模式。這些舉措讓臺胞創業更有底氣,也讓消費者購物更加便捷。
“我們升級了卡口自動解封設備,實現貨物運抵監管倉後電子關鎖自動驗核,為市場商戶平均節約通關時間約40%。”平潭海關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監管科科長詹志敏説。
市場繁榮的背後,是監管創新的持續賦能。為完善市場監管鏈條,更加高效地服務市場商戶,“交易資訊實時比對”優化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監管模式應運而生。依託實驗區資訊化管理系統,平潭海關開發了資金流監管模組,將市場商戶的收銀系統與海關資訊化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實現商戶資金支付資訊與商品交易資訊的實時比對。海關通過抽查調閱,即可監管資金流與貨物流的統一性,既確保市場規範運作,又釋放改革紅利,該項便利化舉措也被評為“全國首創”。
“海關資金流監管模組上線後,我們的POS系統操作簡化了,遊客結賬再也不用在兩個系統間切換,效率提升明顯!”1號免稅商城負責人李茲鈿説。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他已從臺灣地區預採了十幾個貨櫃、價值超300萬元的貨品,包括美粧、糕點等。“這些貨品通過臺北快輪直航平潭,預計4月中旬就能上架,讓遊客體驗臺灣地區好物!”
據統計,自開業以來,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累計銷售額已突破50億元,接待購物人次超640萬。從“一店一策”到“全域創新”,從“單兵突進”到“系統整合立體發力”,平潭自貿片區用十年探索證明:大陸市場不僅能容納臺灣地區商品,更能孕育兩岸合作的無限可能。
隨著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深入推進,一幅“經貿相通、文化相融、心靈契合”的壯美畫卷正在嵐島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