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演訓,精準打“臺獨”!
央視網消息:4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了“海峽雷霆—2025A”演練,東部戰區陸軍部隊按照演練計劃,位東海相關海域實施遠端火力實彈射擊演練,對重要港口、能源設施等模擬臺島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兩天演訓,有何不同側重?
海軍研究院研究員 李劍:這裡面既有全面與局部的關係,也有整體和重點的關係。4月1日的演訓,實際上是一個全方位、全戰場空域,諸軍兵種聯合,包括海警部隊的聯合行動。而4月2日的“海峽雷霆-2025A”演練,從權威發佈的資訊看,主要包含兩個專項演練行動,一個是位海峽中部和南部重點組織實施的警告驅離、登臨檢查等相關演練,一個是位東部海域組織實施的實彈射擊演練,這兩個相互之間是有所區別的。
哪些細節體現綜合實力與打擊能力?
李劍:我們可以從兩型核心裝備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4月2日演訓活動組織實施的遠端火力實彈射擊,使用的是陸軍遠端箱式火箭彈,這型武器裝備威力十分強大,模組化設計是它的突出特點,能夠根據不同任務目標靈活選擇不同的射程和彈頭,無論是對點目標還是對面目標,無論是對動目標還是靜目標,都能夠産生高效的殺傷威力。
另一型裝備,我們可以從4月1日的演訓視頻看到,轟-6K戰機攜帶的高超聲速導彈,它的突防能力十分強大,能夠在防區外發射,高效精準打擊高價值戰略性目標。這款武器在現有的陸上防空和海面防空來説,都是很難做到有效防禦的。
如何看待賴清德上臺不斷挑釁 成為冒進暴衝的“危險製造者”?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陳桂清:賴清德自從2024年5月20日上臺以來,不斷地推動“臺獨”挑釁行為。首先,言論非常荒謬。從他上臺的時候拋出兩岸互不隸屬的所謂“新兩國論”,再到後來他拋出“一邊一國”的所謂祖國論,包括後來不斷鼓吹臺灣是所謂主權獨立國家,可以説不斷散播“臺獨”謬論。
另外,上臺以來,他在不斷地打壓島內在野的力量,不斷鉗制兩岸之間的交流,還給兩岸交流設置非常多障礙。直到今年3月13日,又拋出所謂的“綠恐謀獨”的所謂“17項策略”,企圖全面限縮兩岸之間的交流。這一系列的行為,再加上不斷推動“以武謀獨”“以外謀獨”,他的行為可以説非常倡狂。尤其是公然將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也就是將兩岸關係定位為敵對的關係。這個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果斷“亮劍”,表達了堅決反制、嚴厲懲戒的態度,這兩天的演訓很顯然,就是針對賴清德倡狂的“臺獨”挑釁而來。
如何看待這次演訓的震懾效應?
陳桂清:我們近期也關注到島內社會對於這一次的軍事行動非常關注。島內民眾關注的焦點大概有兩個。第一個焦點就是對臺灣未來充滿擔憂,認為如果任由賴清德繼續倡狂謀“獨”挑釁下去,那麼臺灣的未來將會非常危險,甚至於臺灣的一些人士,發出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的感慨。
第二方面,民眾對於賴清德的兩岸政策更進一步進行了質疑,認為賴清德這樣一邊倒親美、倚美,未來恐怕將臺灣帶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尤其擔心如果賴清德繼續倡狂挑釁下去,兩岸可能就不僅僅是兵兇戰危的氛圍了,恐怕臺海的衝突風險會進一步加大。
所以對於這樣的行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及時出手,果斷出手目的非常明確。一方面要清晰告訴島內民眾,也清晰告訴國際社會“臺獨”意味著戰爭,也就説賴清德繼續挑釁下去,恐怕會給臺海的區域穩定以及整個全球局勢的穩定都會帶來嚴重影響。“臺獨”分子每往前邁進一步,祖國大陸反“獨”懲“獨”的措施就會往前一步。“臺獨”蹦跶得越歡,意味著套在“臺獨”脖子上的枷鎖也就會越來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