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探科創中心訪造車工廠 臺灣“大九學堂”學子讚大陸科技發展

2025-02-14 08:0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電 題:探科創中心訪造車工廠 臺灣“大九學堂”學子讚大陸科技發展

  中新社記者 李雪峰

  “跟AI下象棋,難度會剛剛好。我每下一步,它都可以推算出它的勝率是多少,從而讓我及時知道哪步好或不好。”13日,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展廳內,臺灣政治大學學生張朝宣對中新社記者説。

  2023年9月,全國首個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在此揭牌。時隔一年多,這裡迎來了臺灣“大九學堂”的近40名青年學子。

  在互動展區,張朝宣與一款名為“元蘿蔔”的象棋機器人對坐,時而眉頭微皺,時而淡定落子,攻防轉換間,引得眾人圍觀。

  展廳一側,一台“智慧初篩機器人”旁排起長隊,這臺醫療檢測儀器通過紅外感應、信號接收,為用戶提供健康初篩,不少學生親身體驗。

  臺灣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學生林譯宏所學專業是護理學,對於科技賦能醫療相關産品尤為關注。“通過科技和儀器將人體健康狀況數字化,可以作出更精準診斷,從而更早進行干預和治療,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走進小米汽車超級工廠,數百台機器人有序作業,巨大的機械臂靈活揮舞。“從沒想過還能在汽車的引擎蓋下裝行李。”在臺灣一所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習汽車專業的劉姓學生對中新社記者説,自己在學校接觸到的多是油車,對於新能源車不甚了解,但僅從這一設計的改變,就能看出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端倪。

  坐進小米汽車駕駛室內,林譯宏也不忘所學專業,“‘小愛同學’是蠻特別的語音機器人,如果駕駛員在開車過程中突感不適,是不是也可以通過技術及時喚醒智慧設備進行檢測治療,從而減少事故發生?”他説,自己一直有意了解大陸科技結合醫療的發展情況,這讓他對學業有所思考,希望未來能到大陸更多地方深度考察。

  “小米品牌在臺灣有一定知名度,相信百聞不如一見,親身考察體驗會給臺灣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説,科技發展是促進文明前進的動力,也是文明的善果,希望能夠讓全世界共用。

  此前數日,兩岸學子一道訪故宮、爬長城、賞冰燈、吃元宵,很快便打成一片,莊伯仲對此“羨慕不已”。

  “年輕人還是有一套!我跟我同年齡的大陸朋友恐怕要很多天才會熟悉,年輕人隔天就可以。”莊伯仲説,兩岸學子互換聯繫方式,相約一起唱歌,騎共用單車,真正是“渾然天成,欲罷不能”。

  “交流總是好事,兩岸間彼此多看看、多聽聽、多交朋友,絕對會有良性發展。當然交流不是單方向的,來而不往非禮也,不只是臺灣朋友來到大陸,大陸朋友也去到臺灣,這才是良好的交流。”莊伯仲説。(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