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臺胞體會到“家是來處亦是歸途”
□ 聚焦地方人大會議
□ 本報記者 王瑩
“推動出臺大陸首部文化領域涉臺專項地方性法規《福建省閩臺關係檔案保護條例》,徵集‘遷臺記憶’檔案3323件,發行白話文版《臺灣通史》,推出電視紀錄片《兩岸家書》,更多的臺灣同胞體會到了‘家是來處、亦是歸途’。”1月13日,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福建省省長趙龍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時説。
回顧2024年,報告指出,福建發揮獨特優勢,共建共用增進福祉,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常來常往厚植情誼,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步伐更大。展望2025年,報告提出,福建將以更實舉措推進兩岸融合,加緊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造共建共用、合作緊密、情感交融的第一家園,服務祖國統一大業。
“不分你我同出力”
今年1月1日起,《廈門經濟特區直接採認臺灣地區職業資格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施行,這是大陸首部直接採認臺灣地區職業資格的地方性法規。
根據《規定》,臺灣同胞經職業資格採認後在廈門開展相應專業工作,享有對應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同等待遇,並享受職業培訓補貼、技能提升獎勵等相關優惠政策。
報告顯示,過去的一年,福建在落實同等待遇方面舉措頻出,新增直接採認臺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10項,上線臺胞臺企數字“第一家園”服務平臺,並率先實施臺灣同胞定居落戶願落盡落,臺灣居民居住證與大陸居民身份證社會面應用基本實現同等便利,“更多的臺灣同胞感受到了融合有好處,統一是正道”。
報告指出,2025年,福建將打造共建共用的第一家園,完善臺灣同胞在閩就業、就醫、住房、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制度保障,擴大對臺招生和職業資格直接採認範圍,“支援更多臺灣同胞積極參與基層治理、鄉建鄉創、法治建設等各項事業,帶動更多臺灣同胞以融合發展為共同責任,不分你我同出力”。
聚焦落實同等待遇,福建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社會委委員、廈門市社會福利中心副主任韓韜軼建議,試點開展臺灣同胞在大陸工作滿一定年限後,可參與報考地方公務員或類似崗位。
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第六中學教師朱雁嫻建議,保障臺灣殘疾人同胞在閩就業創業享受同等優惠政策,推動兩岸殘疾人事業融合發展。
“攜手打拼好日子”
設立大陸首只由臺商發起的兩岸産業投資基金,累計研製兩岸共通標準285項……
過去一年,閩臺密切經貿合作,福建新設臺企戶數、實際使用臺資規模居大陸第一。
為推動資源共用,福建累計向金門供水3800多萬噸,廈金通氣工程大嶝LNG氣源站已具備投産條件。為促進便捷聯通,廈金大橋(廈門段)建設穩步推進,“小三通”客運航線年客流量達120萬人次。“更多的臺灣同胞搭上了強國建設的快車,共用了民族復興的機遇。”報告指出。
未來的一年,福建將打造合作緊密的第一家園,推動放寬臺資市場準入,提檔升級臺商投資區、臺灣農民創業園。推動共建兩岸物流集散中心,支援廈門、平潭探索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域,建設廈臺海運快件集散中心。
同時,福建將推進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加密閩臺客貨運航線。“構建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帶動更多臺灣同胞以融合發展為共同事業,攜手打拼好日子。”福建省人大代表、平潭麒麟小學校長楊鴻完全認同報告中提到的支援平潭探索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域,並建議平潭擴大試點採認臺灣地區商品認證結果。
福建省人大代表、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方豐霞建議落實落細惠臺政策,推進對臺小額貿易規範健康發展,支援臺灣青年開展電商直播創業。
“常來常往更親近”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地緣相近,是廣大臺胞最主要的祖籍地。明清以來,福建居民大規模遷居臺灣,在閩臺往來過程中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閩臺關係檔案。
2024年10月1日起,大陸首部文化領域涉臺專項地方性法規——《福建省閩臺關係檔案保護條例》施行,為做好珍貴檔案的搶救保護和活化利用工作,更好地守護兩岸共同歷史記憶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過去的一年,福建不僅加強專項立法保護涉臺檔案,還通過徵集“遷臺記憶”檔案,發行白話文版《臺灣通史》,與臺灣紀錄片機構共同攝製紀錄片《兩岸家書》等舉措守護文化根脈。
報告指出,2025年,福建將打造情感交融的第一家園,發揮祖地文化優勢,加強閩臺曆史文化研究宣傳,深入實施閩臺曆史展示溯源工程,依法保護利用閩臺關係檔案,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媽祖文化中心、兩岸流行文化中心。
同時,福建將辦好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等品牌活動,加強教育、司法、衛生、科技、體育、文旅等領域交流,鼓勵青少年、“首來族”等臺灣基層民眾來福建,持續拉緊宗親、鄉親、姻親、民間信仰等紐帶。“帶動更多臺灣同胞以融合發展為共同願景,常來常往更親近。”福建省人大代表,泉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徐華建議,支援泉州在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中先行示範,加快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協調推動泉臺定期直航,鼓勵加大泉臺民間信仰、宗族宗親、傳統文化、青年一代等方面的交流力度。
福建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僑臺外事民宗委委員方麗雲建議成立省級閩臺宗親文化交流中心,統籌指導系列交流活動。同時,加大閩南族譜數字化平臺建設投入,打造一站式尋根服務平臺,深化兩岸情感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