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百名校長“約會”第17年 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中職)校長論壇昨在廈舉行
三十余名臺灣校長11月29日來廈,趕赴和大陸同行一年一度的“約會”——第十七屆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中職)校長論壇當天在廈門舉行。
這樣的“約會”,兩岸校長堅持17年了。
論壇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中職)校長論壇始於2007年,原名叫做“首屆海峽兩岸百名中小學(中職)校長論壇”,在廈門舉行。之所以叫“首屆”,因為原本計劃是舉辦一屆。
不料,首屆論壇上,兩岸的教育工作者相見恨晚,論壇閉幕式上,雙方約定:要辦第二屆,而且,要辦到臺灣去。時任臺灣領隊楊朝祥説,希望兩岸校長“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好朋友,四回不分你和我”。有人問他,如果論壇舉辦第五屆,你要怎麼説?不過,大多數人覺得:怎麼可能?能辦四屆就很了不起了。
結果是,它不僅用完了“四回”,還度過“七年之癢”,走過“十全十美”,到了第十一屆,大家沒有再費盡心思地“造句”,它成為常態論壇。
首屆論壇舉辦時,之所以定名為“百名“,是想能有100人來就不錯了,不料,第一屆臺灣校長來了130多名,這還是果斷喊停的結果。後來的論壇參加人數,遠遠突破百名。
不僅如此,論壇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大陸的參會對象由廈門增加為福建全省、北京、上海、陜西、浙江、湖北、甘肅、湖南、天津、新疆、江蘇、四川、重慶、廣東、廣西等地。
兩岸教育面臨的挑戰高度相似
這一論壇,是目前海峽兩岸教育界最老的論壇。
論壇之所以能歷經人事更疊而流傳下來,有很多因素,譬如説,兩岸教育人的執著,以及通過交流後建立的牢固友誼。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論壇的延續也遭到挑戰,最終,兩岸教育人的執著,論壇繼續舉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
更重要的是,兩岸教育者發現他們面臨的挑戰高度相似,可以攜手共同去攻克,畢竟同宗同族,文化背景相似,“在某一個地方不容易做到的事,在另一個地方要成功,也不容易”。換句話説,兩岸教育人的交流,可能比和其他地域同行的交流更有用。
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陳珍認為,論壇的意義在於:兩岸校長們通過論壇增進了了解,建立了友情,成為了朋友,為海峽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搭建起了一座橋梁,為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效助推了兩岸融合發展。(佘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