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看兩會】全國人大新任發言人首次亮相,回答“刁鑽”提問,談到國防預算、美國大選和香港23條立法
中國臺灣網北京3月4日訊(兩會特派記者 李柏濤)“感覺怎麼樣,滿不滿意,在于你們(指記者)的評價。給自己的表現(打幾分),要靠群眾來打(分),要靠記者來打(分),我相信你們,當然了,我希望你們給我打高分。”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今日(4日)12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亮相的大會新任發言人婁勤儉,在一個半小時多的時間內,回答了中外記者共13個問題。發布會結束後,他與記者互動時如此說道。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今日(4日)12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新任發言人婁勤儉(中)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中國臺灣網記者 李柏濤 攝)
縱觀整場新聞發布會,中國臺灣網記者梳理後發現,13個問題中,發布會主持人4次點到外國媒體,包括意大利安莎社、路透社、美聯社以及新加坡亞洲新聞,回答了他們就中國國防預算、美國大選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南海等問題的提問。
其中,在談到國防預算時,婁勤儉說,根據大會議程,本次大會也將審查政府預算草案報告,之後對外公布。
他也強調,“與美國等軍事大國相比,中國的國防支出無論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佔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還是國民人均國防費、軍人人均國防費等,一直都是比較低的。”
對于備受關注的中美關係,婁勤儉在回答美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中美關係穩下來、好起來,是大家普遍關注並期待的。
談及美國大選結果會對中美關係產生什麼影響?婁勤儉說,美國大選是美國內政,我們對此不持立場。“不論誰當選,我們都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朝著穩定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不過,婁勤儉也指出,美國國會議員拋出反華議案,採取針對中國機構、企業和公民的反華言行,甚至竄訪中國臺灣地區。這些做法,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正當權益,幹擾兩國正常的交往合作。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的核心問題。美國反華政客在臺灣問題上挑釁中國、幹預中國內政不會得逞。”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對中國臺灣網說,我們按照既定戰略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用實際行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是阻止美國幹預臺灣問題的最好方法。
中國臺灣網記者也觀察到,香港TVB是新聞發布會唯一被點到的港澳臺媒體。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2月28日完成了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咨詢,這對香港的穩定發展產生什麼影響?未來中央對促進香港的穩定發展有何考慮?
(編者注:香港基本法第23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係。)
婁勤儉對此表示,盡早完成香港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是香港特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也是特區落實香港基本法、全國人大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以及香港國安法有關規定的法定義務。
十四屆全國人大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全體代表合影。前排右四為陳勇。(中國臺灣網 發)
“香港特區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憲制責任是天經地義的,絕大多數香港市民全力支持特區政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對中國臺灣網說,高效率、高質量完成立法,保障國家和香港特區的安全,才能確保香港特區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創造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