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青年安慶體驗黃梅戲

2023-05-19 08:3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港澳臺專線】臺灣青年安慶體驗黃梅戲

  中新社安徽安慶5月18日電 題:臺灣青年安慶體驗黃梅戲

  中新社記者 趙強

  “以前聞所未聞的黃梅戲,這次初步認識它,原怕晦澀難懂,但此行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內容樸實、幽默、接地氣,演員的表情很到位,肢體語言也把控得非常好,願更多臺灣年輕人知道和喜歡黃梅戲。”“00後”臺生張家瑄日前在安徽省安慶市初次體驗黃梅戲後説道。

  連日來,由安徽省安慶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2023年宜臺青年黃梅戲文化體驗營”活動在安慶舉行,20余位臺灣青年共同體驗黃梅戲文化之旅。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其代表作《天仙配》《女駙馬》《徽州女人》等名揚海內外。

  參觀黃梅戲博物館、聆聽黃梅戲知識講座、欣賞黃梅戲經典曲目、觀看黃梅戲教學、體驗黃梅戲表演……厚重的文化底蘊、嚴謹的教學體系、精湛的舞臺表演,讓來自臺灣桃園的張家瑄深感震撼。

  張家瑄就讀于南京師範大學,今年大四。“黃梅戲的《戲牡丹》,表演極為流暢、有趣,而且結局大反轉,結尾收得很好,不拖遝,最後還巧妙地留給觀眾細品的空間。”

  張家瑄認為,現在有些年輕人對傳統戲曲比較陌生,希望傳統戲曲在內容創作方面能夠更通俗化、更可愛一點、更接地氣。另外,戲曲要“走進”移動端,讓年輕人刷得到、看得見。

  與張家瑄一樣,就讀于華中師範大學的臺灣學生王兆傑,也在初次體驗後喜歡上了黃梅戲。

  王兆傑認為,要多了解和認識傳統戲曲背後的內涵,才知道它有趣在哪。

  “年輕人多會追求視覺上帶來的衝擊,愛刷短視頻,如果可以把表演上的一些時間縮短,讓大家專注在精彩的部分上,可能會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王兆傑表示,傳統文化並沒有過時,只是要想辦法讓年輕群體看到並喜歡。如果年輕人覺得好玩有趣的話,肯定會跟親朋好友分享。

  據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表演係負責人胡繼宗介紹,1963年,香港知名導演李瀚祥拍攝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臺灣取得空前的成功。黃梅調的熱度,使得娛樂業也一片紅火。電影上映的次年,臺灣諸多電臺紛紛舉辦了“黃梅調歌曲”比賽。

  今年70歲的臺商蕭國光對此深有體會。他説,黃梅戲早前在臺灣叫黃梅調,《梁山伯與祝英臺》電影在臺灣走紅後,感覺當時大家都能哼上幾句。“兩岸文化要多交流,尤其在新世代之間。”

  在蕭國光看來,黃梅戲想要在臺灣“梅開二度”,一定要融入年輕人的接收載體,這樣才能獲得“收視率”。“我們老一輩當然也有我們的接收載體,如電視、電臺等,但現在這些相對都比較小眾了。”

  據悉,安慶先後五次組團赴臺演出黃梅戲,場場爆滿、好評如潮。從20世紀90年代起,安慶就持續舉辦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及展演周,專設臺企臺胞臺屬專場,吸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臺胞戲迷,增進了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