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臺胞湖北兩會履職:以青年之聲 促兩岸融合
中新社武漢1月13日電 題:“90後”臺胞湖北兩會履職:以青年之聲 促兩岸融合
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
“我是年輕人,更能理解年輕人的想法與需求。”正在召開的湖北兩會上,首次當選湖北省政協委員的“90後”臺胞葉昊,走上參政議政舞臺,深感責任重大。
今年30歲的葉昊,祖籍臺灣花蓮。2016年,她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如今是該校教務部考務與學位管理辦公室主任。
上會履職,她將目光聚焦在鄂臺灣教師群體,呼吁從政策福利保障、長效機制建設等方面,完善相關舉措,做好臺灣教師服務工作,發揮他們在推動兩岸關係中的橋梁紐帶作用。
據統計,目前有2000多名臺灣青年學者在大陸高校任教,其中在鄂臺灣教師130余人。作為臺盟湖北省委會委員、高校教師,葉昊在工作生活中接觸到不少臺灣教師,見證了他們在大陸的奮鬥之路。
“越來越多臺灣教師在大陸找到了自身發展的舞臺。”葉昊曾多次赴湖北經濟學院調研,這所學校通過提供“拎包入住”套房、量身定制教學科研平臺、開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等舉措,從2014年至今累計引進臺灣教師近60人。其中,有人成為學科帶頭人,有人短時間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還有人榮獲“湖北青年五四獎章”。
對葉昊觸動最深的是一名叫黃志偉的臺灣老師。黃志偉2015年到湖北經濟學院任教,用時3年從講師升為副教授,2022年底又評上教授。他還與一名武漢姑娘喜結良緣,從吃慣清淡食物的“臺灣郎”變成“不怕辣的武漢女婿”,如今女兒也已經4歲多。
在葉昊看來,事業家庭雙豐收,是臺胞融入大陸的成功寫照。但她在調研中也發現,臺灣教師在項目申報、學術研究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障礙,在福利保障方面仍有擴展空間。
她建議,支持在鄂臺灣教師牽頭或者參與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推動臺灣教師研發成果商業轉化,最大限度實現其社會價值;設立“臺灣教師融合發展”專項資金,建立“臺灣教師”專家庫,對入庫臺灣教師提供人力、智力支撐。
“要進一步發揮臺灣教師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的作用。”葉昊呼吁,借助在鄂臺灣教師與臺灣高校及高知群體聯係,創新產業合作模式,提升兩岸高校合作層次;建設鄂臺兩岸教學交流基地,為臺灣來鄂師生提供實習實訓平臺;重點打造湖北·武漢臺灣周教師教育論壇、海峽兩岸荊楚文化研習營及鄂臺創新創業學術研討會等學術交流平臺,促兩岸教育深度合作。
目前,在湖北高校就讀的臺生有700余人,還有不少創業臺青。葉昊表示,今後履職期間,將繼續關注在鄂臺灣青年,為兩岸融合發聲,為搭建心靈契合之橋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