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兩岸林博會啟幕 臺胞指“26條措施”增獲得感
中新社三明11月6日電 (鄭江洛)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林博會”)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開幕。恰逢大陸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不少參會臺胞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此表示,讓他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2005年,三明市獲批設立大陸唯一的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同年,三明市舉辦兩岸林博會,以此為實驗區的標誌性項目和對臺交流合作的示範窗口。
本屆兩岸林博會吸引240余名臺灣嘉賓和臺商前來參會參展,其中臺灣展區參展企業40家。在不少參會參展人士眼中,兩岸林業合作前景巨大。
臺灣新竹縣總工會理事長陳福俊已是第三次參加兩岸林博會,這次帶了10名團員一起來三明參訪,“新竹的森林覆蓋率達70%,與三明在地理環境上相類似。”
陳福俊表示,大陸市場很大,希望通過臺灣的技術與大陸的市場優勢互補,深化老人健康産業的交流合作。他説,“26條措施”對他們的幫助相當大。
在展位前,臺農林秀瑩忙著推介自己的油茶産品。2002年,看好大陸市場的他從臺灣花蓮來到三明,開始嘗試種植黃花菜。目前,他在這裡經營著800畝油茶基地,“我希望以臺灣帶來的製造工藝生産出高品質的油茶,推向大陸市場。”
對於“26條措施”,林秀瑩認為,臺胞在大陸發展休閒農業,前景看好;無論是來大陸務農還是辦企業,這些措施都“太好了”。臺灣中華婦女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蔡鈴蘭也説,對於大陸的惠及臺胞措施,一些年輕人都深深地體會到了對他們是有幫助的,“登陸”發展是有前景的。
注意到為臺胞臺企提供的“領事保護”“文化體育”“參與重大技術裝備、5G等投資建設”等方面的同等待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認為,“26條措施”比去年2月大陸出臺的31條惠及臺胞措施更進一步,讓臺胞臺商找到了機會和出路。
據組委會透露,本屆兩岸林博會還將開展森林食品電子商務大會、茶文化展示、海峽兩岸婦女康養護理技能交流、海峽兩岸體育交流、三明林下經濟産業精準商貿對接等配套活動,已落實簽約合同項目105項,總投資266.42億元人民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