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一起來 融入大灣區
“臺商一起來,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近日在廣東舉行,上百名臺灣工商團體、臺資企業代表、臺灣青年代表組成考察團,走訪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大灣區城市,深入了解大灣區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
“臺商應加以重視並儘快展開實際行動,分享大灣區提供的合作商機。”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説,大灣區産業發展的未來方向與臺灣經濟發展和臺企轉型升級的目標,具有十分廣闊的合作空間和巨大的共同利益。期待能攜手並進,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發掘新的合作商機,達成優勢互補、互利共榮的目標。
構建良好營商環境
自從1982年大陸首家臺資企業落戶深圳,如今廣東累計有臺資企業近3萬家,實際利用臺資670多億美元。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持續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和廣東“粵臺48條”等惠臺政策,為臺商臺胞提供同等待遇,支援其把握和分享大灣區建設所帶來的廣闊機遇。
比如廣州自本月起,正式施行大灣區內地城市首個支援港澳青年發展的行動計劃,為港澳青年在穗學習、實習、就業、創業、交流、生活等提供全方位支援。在廣州發展的臺灣青年同樣納入該政策覆蓋範圍,享受同等待遇。廣州還宣佈將從今年起,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扶持臺灣青年來穗創業發展。
作為深圳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最新舉措,深圳市臺辦與深圳市稅務局、深圳海關也在近日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通過共建合作機制加強臺商稅務服務和關企溝通,致力於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
“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不斷完善營商環境,注重臺商權益,出臺了各項有利於臺資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説,當前廣東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融合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蘊含新的機遇。
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不少臺商和臺灣青年充滿信心和期待。“澳門本身是個窄小的地方,但是大灣區使澳門的輻射範圍變得寬闊”。澳門臺商聯誼會會長簡廷在介紹説,澳門臺商聯誼會成立於2009年,目前擁有200多個成員。“不同於過去以單純做貿易為主,臺企開始更多集中在高端科技、醫美健康以及旅遊文化投資等産業。”
深圳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盧政群説,粵港澳大灣區産業發展的未來方向與臺商轉型升級的目標高度契合,尤其是在金融、智慧製造、大健康等領域,這正是臺商臺青發展的好機會。
李政宏説,全國臺企聯將與各地政府加強聯繫,合作引領廣大臺商和臺資企業持續發展,努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副理事長邱正雄認為,臺企在高端智慧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産業,健康醫療、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均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臺商應利用大灣區提供的開放平臺,全面展開新的策略部署和産業佈局,透過技術創新、資源整合、製造升級等與大灣區的其他城市進行全方位、跨領域的合作。“兩岸企業家峰會作為促進兩岸産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樂於居間協助,促成大灣區與臺商建立更緊密的交流合作。”
幫助臺青紮根灣區
越來越多臺灣青年選擇來大陸逐夢,大灣區城市更是創業創新的沃土。“深圳是一個非常適合創新創業的地方,這裡有很完善的産業配套和設施,有充裕的資金、多樣的孵化器、大量的創業投資機會。”盧政群説。
青年臺商林宏諺在遊歷過大陸不少大城市之後,深覺深圳機遇無限。“在臺灣,即使是一些大企業的項目,在預算上面仍受到很大限制,而深圳市場大、需求多,深圳業主的預算通常也很寬裕,設計師的發展空間更大,成長更快。”
在深圳從事文創行業的青年臺商曾星瑋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國際化了,身邊經常出現來自不同地方、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優秀青年企業家,從各種文化碰撞中汲取精華是好事,不必擔心來大陸發展會“水土不服”。
廣州臺灣青年之家會長鄭明嘉説,當地支援港澳青年發展的行動計劃提出,將籌建1000套人才公寓給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租住,該政策對臺灣青年也同等適用。“這將有助於減輕臺灣青年在本地的住房壓力,讓他們更安心紮根本地,融入大灣區。”
東莞有關方面則表示,下一步將在高端電子資訊産業、精密製造産業、現代都市農業、文化旅遊産業、高端醫療和養老服務等領域與臺商深入開展合作。“這些産業都適合臺灣青年在東莞深入發展。”東莞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執行長林子凱説,“無論是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還是文創産業,已有許多臺灣創業青年紮根東莞,事業得到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