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各界檢視當局執政“期中成績單”:惡化兩岸關係 傷臺灣激民怨

2018年05月21日 09:00:00來源:新華社

  惡化兩岸關係 傷臺灣激民怨——臺灣各界檢視當局執政“期中成績單”之二 

  新華社臺北5月20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賈釗)“果農眼淚流”“觀光慘兮兮”“經濟很沉悶”“同胞感情傷”……民進黨當局上臺兩年,一手造成兩岸關係惡化,衝擊兩岸交流合作,傷害臺灣經濟民生,讓島內民眾怨聲載道,輿論批評聲浪高漲。

  臺東縣鹿野鄉的劉姓果農告訴記者,臺灣鳳梨過去九成銷往大陸,現在因為兩岸關係不好,銷量大減,滯銷的鳳梨價格從過去每斤十七八元(新台幣,下同)慘跌了一半。他感嘆説,民進黨當局不好好處理兩岸關係,讓臺灣農民深受其害,“執政者不知道我們的辛苦”。

  兩年來,兩岸關係冰凍重創臺灣觀光業。數據顯示,2015年來臺大陸游客有418萬人次,去年已降至273萬人次。《中國時報》估算,兩年來大陸游客減少,使臺灣觀光收入流失約1042億元。

  “兩岸是一家人,關係本來好好的,為什麼要搞‘臺獨’,真是不顧老百姓死活。”臺東王姓計程車司機過去常接待大陸游客,但這兩年業務量大受影響,現在平均每天凈收入僅三四百元。他直言,日子越來越難過,看不到希望。

  《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有五成六受訪者對臺當局領導人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感到不滿,滿意者僅佔二成四。島內一家網路媒體就當局領導人最迫切要處理的事項進行民調,有53%的網友認為是兩岸關係,佔比高居首位。

  連日來,臺灣輿論和各界人士密集檢視民進黨當局“期中考”成績單,兩岸政策是最受關注的焦點。

  “當局執政兩年來不接受‘九二共識’,致使兩岸制度化協商中斷,兩岸關係越來越僵。”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當局“文化臺獨”“柔性臺獨”“漸進臺獨”“去中國化”動作不斷,造成兩岸緊張對立、互信基礎喪失、對話協商停擺、交流合作受阻,對臺灣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産生顯著負面影響,民間叫苦不迭。

  《中國時報》社論認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兩會互動停擺、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商談“等同擱置”,“外交休兵”結束,加上強推“去中國化”,行政機構負責人公開聲稱是“臺獨工作者”,讓兩岸關係“陷入空前緊繃狀態”。

  兩年來,儘管民進黨當局極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但島內輿論多認為,臺灣發展經濟繞不過大陸。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日前對媒體表示,大陸市場是臺灣産業投資佈局及貿易的最重要環節,若兩岸關係持續未改善,將導致臺灣企業喪失發展契機。

  島內媒體還批評説,當局執政兩年來,從拆除成龍贈送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的“十二獸首”、清明節取消遙祭黃帝陵、鄭成功收復臺灣祭典降低規格,到新課綱大幅縮減中國史,《開羅宣言》不列入教材,“去中國化”動作不斷,讓臺灣社會陷入分裂對立。

  令社會深感憂慮的還有,民進黨上臺後,憑藉在立法機構的多數席次優勢,修法降低“公投”門檻,助推“臺獨”勢力鼓噪操弄“入聯公投”“正名公投”“獨立公投”,拉高臺海局勢危險系數。臺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憂心,“臺獨”必將導致嚴重衝突。

  據島內媒體披露,大陸公佈惠臺31條措施後,臺當局不是從正面積極回應,而是研擬所謂“因應方案”,拋出多項限縮兩岸交流的措施,如限制科研機構、大學教師及相關人員參與大陸國家基金及研發計劃,不得應聘赴大陸任教,又如引進大陸書籍須經審查許可方能在島內出版。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柳金財認為,限縮兩岸學術交流合作不利於臺灣學術發展,若當局硬要干涉或管制,只怕會繼續加快臺灣人才流失。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指出,兩岸交流停滯讓臺灣變成“失速列車”,而“失速的臺灣”終將變成“停滯的臺灣”。

  觀察前景,臺灣資深媒體人王銘義説,臺當局領導人執政困境的癥結就在能否化解兩岸僵局,如其缺乏突破的勇氣,不敢開創兩岸新局,“恐將難逃歷史非議”。

  龐建國則表示,大陸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吸引越來越多臺灣民眾西進大陸,這已經成為兩岸關係的另一道風景。兩岸重回正常往來軌道,臺灣發展才能獲得活水挹注。如今,臺灣民眾愈加認識到世界形勢變化和大陸發展進步,更為理性看待兩岸關係,時間定會站在正確選擇的一邊。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