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創業“臺青”許文欣與合肥的“七年不癢”

2017年05月05日 11:23:2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合肥5月5日電 題:創業“臺青”許文欣與合肥的“七年不癢”——新華旺中“臺胞在大陸”聯合採訪報道之五

  新華社記者 陳尚營 趙博 石龍洪

  與許文欣聯繫採訪時,他在微信上回復:“上午可能不行,我通常中午才起床。做我們這行睡得晚,因為有些店半夜才打烊。”

  許文欣説的是奶茶店。7年前,他與學長合資拿下臺灣奶茶品牌“COCO都可”在安徽合肥的獨家代理權,毅然西進開拓事業。如今,這個曾經的臺東鞋廠業務員已是大陸省會城市裏年薪百萬(人民幣,下同)的經理人,管理著26家門店、140多名員工。

  飄著細雨的暮春午後,在珍珠奶茶溢出的絲絲甜香裏,許文欣將自己與合肥的“七年不癢”,向新華社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聯合採訪團娓娓道來。

  首次踏上合肥 經歷“非常考驗”

  “我之前從沒來過合肥。學長的爸爸曾在這裡的臺資輪胎廠工作,對這座城市印象不錯。正好那幾年,‘COCO都可’開始進入大陸市場,勢頭很好。我們商量了一下,就籌款向總部申請拿下了合肥的代理權。”許文欣回憶當初那個決定,説得雲淡風輕。

  28歲那年,許文欣第一次來到合肥,帶著交納代理費後剩餘的所有積蓄,大約不足6萬元人民幣。

  “剛來時是懵的,環境不熟悉,人也不熟悉,找店面、雇店員……那是非常考驗人的一段經歷。”許文欣説,那時他幾乎每天都在“掃街”,測算每個區塊的人流量和周邊人群的消費能力。

  第一家店選址長江路。他説,起先覺得那是主幹道,車多人多,開店應該不差。但現實很殘酷,開張后虧得厲害。原因其實很簡單,停車不方便,人留不下來。

  人生地不熟的代價就是連開3家店都因為各種原因不見起色。頂著巨大的壓力,這個身才略顯瘦弱的臺灣年輕人拿出認定目標不放手的“狠勁”,堅持履行與總部的約定——3年開夠15家門店。

  吃一塹,長一智。許文欣之後儘量選擇人流稠密且易駐足的商場底鋪,或是步行街門面。大約30平方米的店面,裝修簡約大方,環境敞亮整潔,奶茶、果汁、果茶等年輕人喜愛的手搖飲料品類齊全,經過培訓的店員手腳麻利、態度友善。

  “開到第4家門店,總算轉危為安,享受到盈利的喜悅,心裏也沒有那麼慌了。”許文欣説,如果第一年沒撐下來,可能結果就是放棄,再不會有後來的發展。

  穩紮穩打良性競爭 年賣飲料500萬杯

  站穩腳跟後,許文欣開始琢磨如何與對手開展良性競爭。彼時,合肥已有一個口碑不錯的本地品牌。“我不搞‘價格戰’,無底線的廉價會影響品質和消費者的好感度。”他通過分析得出結論,自己的品牌優勢在於産品種類豐富。

  穩紮穩打的策略之下,許文欣在合肥把門店逐漸拓展到26家,目前每月營收350萬至400萬元,粗估每年能賣出500萬杯手搖飲料。

  最近,這位“臺青”又有“大動作”,配合總部規劃將門店面積擴至50平方米,投放咖啡製作機具,推出珍珠拿鐵等新品。

  “沒想到市場接受度很好,咖啡類飲品的銷售佔比已達到一至兩成。”許文欣説,初來時當地人不愛喝加冰飲料,要花大力氣推廣臺味珍珠奶茶,而如今的市場環境實在是太好了。這背後折射出7年間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民眾消費形態的明顯轉變。“現在回想,沒有從大陸一線城市起步,直接選擇成長空間更大的合肥,這個決定是對的。”

  回望創業感悟:認準目標不輕言放棄

  伴隨在大陸的創業打拼,許文欣邁過而立之年,轉眼已到35歲。如今,他每年有11個月待在合肥,為了看顧門店出沒于大街小巷,事業逐漸壯大。他有了不少本地朋友,閒暇時就約上三五好友吃土菜、打臺球。

  “還記得最不順利時的沮喪、著急,一度甚至懷疑自己來錯了。”許文欣半開玩笑地説,“好在我性子拗又愛面子,絕不肯以失敗者的面目回臺灣,最後才闖了過來。”

  他説自己想對打算或正在大陸創業的臺灣年輕朋友講:“不要好高騖遠,不要輕言放棄。只要堅持,認準一個目標走下去,一定可以成功。”

  “七年不癢”,許文欣與合肥這座城市的“姻緣”並未因時光的流逝而褪色,他傾注的心血正在得到回報。今年,他打算新開6家門店。

  “我觀察到近些年從北上廣深回流的年輕人日漸增多,中等規模城市的市場潛力越來越大。”許文欣説,“我會與員工一起努力,讓臺灣奶茶在合肥續寫更加精彩的故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