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習近平在中新建交25週年之際,應邀訪問新加坡,為“習馬會”創造了先機。馬英九乎也是看準了這一機會,努力為他任內實現“習馬會”做最後一搏”。而馬英九也曾表示,期望與習近平會見。
作者:馮創志
馮創志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11月7日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兩岸領導人見面,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臺灣領導人馬英九也稱,穿越66年的時空,伸手相握,握著兩岸的過去與未來,也握著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深具歷史意義。
“習馬會”在此時舉行,著實石破天驚。依筆者之見,“習馬會”最重要意義是向世界昭示,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消息為何這麼突然?似乎連美國事前也不知道,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期正忙於淮備訪美。人們或許要問,臺官方是否提前將“習馬會”消息通知美方。儘管至今沒有消息證實,但可以肯定,處理兩岸關係,是兩岸自主進行協商。這一點印證了,習近平2013年2月會見國民黨代表團的説過至於“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我們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臺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我相信,兩岸中國人有智慧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既是如此,不管美國也好,還是日本也好,都不好説三道四。
對於“習馬會”習近平早就放出氣球。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與連戰會面時曾主動向連戰提到“習馬會”,甚至還探詢連戰對“習馬會”的看法。對“習馬會”,習近平説,“不是為個人或任何政黨,而是為了兩岸人民的福祉”,似乎又讓人有了想像的空間。此番習近平在中新建交25週年之際,應邀訪問新加坡,為“習馬會”創造了先機。馬英九乎也是看準了這一機會,努力為他任內實現“習馬會”做最後一搏”。而馬英九也曾表示,期望與習近平會見。
習近平強調,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7年來兩岸關係能夠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於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九二共識”經過兩岸有關方面明確的授權認可,得到兩岸民意廣泛支援。“九二共識”之所以重要,在於它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它表明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雖然兩岸迄今尚未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裂。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這一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而馬英九也堅定表示,憲法不允許“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在致辭中馬還表示,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習馬對一個中國立場如此相同,又印證了習近平那句兩岸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
多年來不管美國還是日本,都把攬局南海希望寄託在臺灣方面。或許基於此,一段時間,無論李登輝還是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先後訪問了日本,並都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秘密會見。而日本想從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等方面染指臺灣。
記得針對李登輝、陳水扁推行的“臺獨”,新加坡開國領袖李光耀曾多次在國際公開場合表示擔憂、反對和批評。2006年,他曾嚴厲地表示,“臺獨”是愚蠢之舉,必然引發戰爭。2008年,針對陳水扁一意孤行實施的“臺灣地區入聯公投”,李光耀指出,臺灣地區沒有認清國際形勢,臺灣地區應該加入大陸的發展,一起取得繁榮。他還指出,臺南民眾受臺灣地區當局領導人的誤導與欺騙,誤以為臺灣地區真的能夠“獨立”,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的現實情況。他勸説臺灣地區領導人暫時擱置兩岸問題,讓歷史去做決定。而今兩岸領導人終於握手,令“臺獨”勢力膽震心驚。媒體稱,臺佔近9成民意支援習馬會。
人們知道,由於美國執意闖南海中國島嶼12海裏範圍,已經引發了兩岸公眾深深的焦慮。前些天,針對美國國防部官員關於“美國海軍的艦艇將至少‘每季度兩次’ 進入中國南海人造島礁12海裏巡航 ”的説法,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裏 哈裏斯海軍上將稱各方“無需大驚小怪。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在美艦進入南海的島礁的方面,臺灣至今並沒有提出任何反對的聲音。而菲律賓單方遊説海牙法庭仲裁南海決定,已引發了兩岸同聲抵抗。臺灣官方同樣表態,對仲裁庭作出的相關判斷“既不承認,也不接受”。對於臺灣一直管轄的太平島,被海牙衝裁法庭裁為礁石,不適宜人居住。臺灣方面即使不滿,但礙于美國壓力也不敢聲張。對此,臺灣評論認為,太平島跟著挨打。與大陸攜手護海就是最實際的舉措,也是人心所向。中國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楊毅10月31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在自己的家門口,中國有充足的實力和信心處置危機,化危為機。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