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習馬會”為中華民族譜寫歷史新篇

2015年11月08日 09:02:00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11月7日,眾望所歸、舉世矚目的“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兩岸領導人在兩岸一些政治分歧尚未解決的情況下,擺脫不合時宜的觀念和紛紛攘攘的干擾,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作出務實安排,在新加坡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習馬會”的成功舉行既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也讓兩岸關係進入一個全新階段,並使兩岸同胞攜手共圓中國夢成蔚然之勢。

  一、“習馬會”察民意、順民心,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

  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各界長期關注、高度期待的大事,兩岸雙方也為此進行過嘗試。1995年1月30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題為《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俗稱“江八點”)中順應潮流,倡議早日舉行兩岸領導人見面。2008年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全新局面後,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呼聲更高。因此,此次兩岸領導人採取務實舉措,在新加坡會面,實可謂察民意、順民心。

  “習馬會”得以成功舉行,完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深化的必然。7年多前,因為有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得以進入和平發展的全新階段。7年多來,隨著兩岸關係不斷深化,兩岸共同政治基礎更加鞏固,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更加深化。尤其是有豐富對臺工作經驗、被稱為“最為知臺”的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先後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成為深化兩岸關係的最新理論指導,兩岸關係得到穩步前進全面發展,尤其是政治互信更加鞏固。這為兩岸領導人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的情況下握手會面,並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是水到渠成。

  二、“習馬會”開啟新時代,讓兩岸和平發展趨勢更加不可逆轉

  長期以來,雖然大家對兩岸領導人在什麼時機、場合,以什麼方式會面有不同看法,但對早日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並不持異議,並且,兩岸同胞都認為,兩岸的事情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辦,兩岸是骨肉天親,沒什麼事不好商量。“習馬會”在新加坡成功舉行正好説明,只要兩岸都能夠相互理解、包容、尊重,只要兩岸都有決心、有信心,只要兩岸都坦誠相待,即便存在政治分歧,兩岸間的事情都能找到務實解決的辦法。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解決中國人自己的事情!

  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雖然兩岸關係發展進程歷經坎坷,今後也未必一帆風順,但不管怎樣,兩岸領導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處於重要節點之際握手相會,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交換意見,便已讓兩岸關係進入一個全新的更高境界,並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勢更加不可逆轉。即使那些“臺獨”分裂勢力萬般不甘,甚至妄圖開歷史的倒車,但正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他們的所作所為,無非是螳臂擋車、犬吠火車。

  三、“習馬會”讓“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成蔚然之勢

  習近平與馬英九的這次會面,是分離66年後兩岸領導人之間的一次歷史性握手。這一歷史時刻的光榮與幸福,既屬於他們兩位,也屬於兩岸同胞,更屬於整個中華民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現代以來所有中國人的共同夙願。過去60多年裏,即便曾經陰雲密布,但兩岸同胞共同話題之一就是,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為有了這一共同夢想、追求、理想與信念,阻礙兩岸往來的蕃籬被逐一破除,兩岸領導人最終能夠將手緊緊握在一起。更重要的,兩岸領導人在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堅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為兩岸同胞共謀福祉、致力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達成積極共識。這是中華民族歷史性一刻,歷史永將銘記!

  兩岸領導人的會面在為中華民族書寫歷史的同時,又為中華民族開創了歷史新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將由此翻開全新一頁。在兩位領導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的同時,兩岸同胞的心也緊緊連在了一起。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到了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更為接近實現的關鍵時刻,兩岸同胞在“習馬會”鼓舞下,必將繼續沿著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以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攜手共圓中國夢。

  時代在前進,形勢在發展。兩岸關係的歷史已經翻開新的一頁,開創兩岸關係的美好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歷史賦予兩岸同胞的神聖使命。兩岸同胞應當繼續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為中華民族續寫新的歷史!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作者:黨朝勝,係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寧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寧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