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發表評論稱,在兩岸形勢上,臺灣既有的主力産業和想要發展的新興産業,幾乎都不可能在臺灣內部完成産業鏈或生態係的佈局,而需要和大陸做某種程度的聯結,才能打進國際市場。經濟規律會要求臺灣“從大陸走進世界”,而不是“從世界走進大陸”。以下是評論全文:
大陸召開兩會之際,從俞正聲到李克強和習近平,都提到了“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基礎,習近平更表示“基礎不牢”,會“地動山搖”。同一時間,臺北市長柯文哲表達了一定要繼續辦理“雙城論壇”的意願,但上海市長楊雄表示,上海和臺北一直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推動兩岸和平交流和發展。
蔡英文和柯文哲對於大陸方面的立場宣示,都採取了“實問虛答”的響應策略,不願直接面對“九二共識”的質問。蔡英文説,“名詞”或是“標簽化”,不利於兩岸關係朝好的方向處理;柯文哲則重申他“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説詞。綠營顯然想要以拖待變,問題是,結果會是什麼,時間的籌碼在誰的手上?
兩岸實力彼長我消的趨勢會隨著時間而增強,並且在全球、區域、兩岸和臺灣內部,形成臺灣不能不面對的客觀形勢,任何負責任的政治人物,都不能裝聾作啞。
首先,在全球形勢上,除非出現重大意外,否則,大陸的綜合實力會以中高速度成長,並透過“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在歐亞大陸聯結出一個龐大的利益共生網路。這會讓大陸在全球政經秩序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穩住中美共管兩岸關係的格局,甚至於讓美國進一步向大陸傾斜。
其次,在區域形勢上,大陸取代日本成為東亞區域生産網路領航大雁的態勢已定,“一帶一路”和中韓FTA的啟動,將進一步鞏固大陸主導東盟的格局。亞洲地區進不了RCEP(編者注:RCEP是英文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縮寫。它是東盟國家近年來首次提出,並以東盟為主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是成員國間相互開放市場、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的經濟體,會面臨邊緣化的危機。
再者,在兩岸形勢上,臺灣既有的主力産業和想要發展的新興産業,幾乎都不可能在臺灣內部完成産業鏈或生態係的佈局,而需要和大陸做某種程度的聯結,才能打進國際市場。經濟規律會要求臺灣“從大陸走進世界”,而不是“從世界走進大陸”。
最後,在臺灣內部形勢上,不肯正視“九二共識”的綠營,若是贏得了政權,將會面對一個可能“地動山搖”的兩岸關係。
事實上,面對RCEP和中韓FTA的衝擊,許多企業恐怕得考慮自謀生路,從臺灣出走。只是,從初步反應看來,綠營還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想像中,仍然一廂情願地編織著大陸“會隨著民進黨執政而靠過來”的美夢。
站在大陸的立場,“九二共識”已是充滿善意、無可退讓的底線,綠營可以提出不逾越這條底線的替代論述,但不能一味敷衍回避。客觀形勢上,時間的籌碼不在臺灣手上,以拖待變只會讓臺灣更加邊緣化,兩岸關係必須務實,不可任性。(龐建國 作者為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