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都是講中國經濟能維持20年左右的8%左右增長的潛力,沒有講過8%的增長率。”面對一位記者的提問,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國務院參事林毅夫委員作出澄清。
每年的兩會,經濟問題都是熱點。作為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自然也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針對一些外媒唱衰中國的論調,林毅夫指出,中國經濟放緩是個事實,但是跟我們同樣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也都在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還要大。“唱衰中國的那些人,實際上是把國際因素當成了中國因素。對我們的問題,我們一點都不能忽視,但是這些問題到底是怎麼造成的,也必須有清晰的分析。”
去年11月,林毅夫被聘為國務院參事。當記者問及將如何對待這個新角色時,林毅夫説:“我感到非常榮幸,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我希望能夠將所學貢獻于中國的現代化。”
“我今年的一個提案,就是用理論創新增強三個自信。”林毅夫説,“我覺得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三個自信非常重要。現在很多人沒自信,總覺得我們的道路有問題,制度有問題。中國底子這麼薄、條件那麼差,連續35年實現穩定高速增長,應該講道路是正確的,體制也是有效的。發展中國家條件跟發達國家條件不一樣,非常需要我們總結發展中國家自己的經驗。”“只有通過理論創新,我們才能了解當前所走道路的合理性在什麼地方,以及接下來怎麼進一步去改進我們的道路。這種理論自信要是沒有的話,就不會有道路自信,也不會有制度自信了。”林毅夫説。(本報記者 靳 昊)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