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議題所以遲遲不能展開,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我認為主要有十大迷思需要破解:
一是法統之爭。雖然這是老生常談,但其實是國共兩黨分歧的癥結所在,是根本性的深層次矛盾,就是誰代表中國。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共産黨取得政權以後,兩岸仍各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相稱,大陸方面盡釋善意,曾經表示在“一中原則”的基礎上,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甚至國旗國號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不如取最大公約數,取各自稱謂的一頭一尾,以“中國”相稱,臺灣方面的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將軍也有此倡議。當然,國號更名要有嚴格的法律程式,但這不失為破題的一個思路。
二是統獨之爭,這是兩岸關係的癥結所在。對這個問題,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的底線。自從大陸方面頒布《反分裂國家法》,這個問題已板上釘釘,不分裂即動武是違法,已分裂而不施法更是違法。
三是所謂的“順從民意”。一些臺灣政治領導人總以“要達成主流民意共識”為託辭,將政治議題一退再退。其實民意是可以塑造、可以引導的。現在的問題是,臺灣當局到底做了多少引導民意的工作。領袖的義務除了反映民意,還要當群眾的帶頭人,而不是群眾的尾巴。
四是歷史糾結。過去歷史上的恩恩怨怨應該有一個了結,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兩岸軍人即便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大陸方面在抗戰史問題上正在逐漸恢複國民黨的地位,但臺灣方面則鮮提共産黨在抗戰中的貢獻。現在兩岸參加過抗戰的老兵已經不多了,應該儘快成立一個編委會,互補各自的資源,共修抗戰史。
五是期盼民主介面。應該看到大陸方面在民主改革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展,在許多方面正在與國際接軌。但也應看到對民主有不同的理解,一個模式的民主就是不民主。習近平主席最近有一個形象的比喻,鞋子合腳不合腳,只有自己最清楚。現在我們這個鞋子穿得挺合腳,我們已經走到全球經濟總量排名第二位,當然我們會根據路況和行走速度調整鞋帶鬆緊度,但這個鞋我們會繼續穿下去。更何況大陸還主張一國兩制,臺灣可以原封不動地保留自己的民主模式。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在民主制度上我們可以取長補短。
六是要求大陸撤導。眾所週知,軍事部署事關一個國家的主權,部署什麼、在什麼地方部署,是一個國家根據自己的國防需求來決定的。大陸方面早就提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就是對臺灣同胞的一個政治、軍事承諾。其實,臺灣有軍事常識的人都心知肚明,大陸“導彈威脅論”是一個偽命題,現在大陸的導彈部署和射程已經遠遠超出對臺防禦的範圍。我們現在是大國防,要全方位、多領域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如果大陸真要對臺動武,何必一定動用導彈,兩岸直航本身就意味著臺灣當局已經解除對大陸武力犯臺的顧慮。
七是要求大陸給予更多國際空間。臺灣朋友可以將心比心,一個主權國家能允許別人分享自己的主權象徵嗎?在國際舞臺上能出現兩個中國嗎?其實在這方面,大陸方面已經做出許多努力,比如奧運會上的“中國臺北”模式,聯合國的世界衛生組織模式,在海外出現動亂時的撤僑模式等等,大陸方面都給予了足夠的人文關懷。如果兩岸開啟政治協商議程,在這方面還會有更多的有為空間。
八是寄希望於美國人。美國是一個實用主義國家,它的國家利益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核心戰略利益,即美國本土安全;第二層次是重要戰略利益,即美國盟友的安全;第三層次是一般性戰略利益,即人道主義關注。臺灣問題最多是美國的重要戰略利益,美國不會為重要利益而損害它的核心利益。歷史上,美國多次拋棄盟友,臺灣朋友應記憶猶新。因此,臺灣民眾不要把自己命運綁在美國戰車上。
九是擔心大陸統戰攻勢。首先,大陸方面在臺灣問題上,都是陽謀,而不是陰謀,我們對臺灣的各種承諾都兌現了,沒有食言。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把主張“和平統一”的人爭取得越多越好,把主張“臺獨”的人孤立得越少越好,最大限度施惠于兩岸人民。如果這就叫“統戰攻勢”,那我們應理直氣壯大膽實行之。
十是維持現狀、留給後人。臺灣問題是歷史原因形成的,現在歷史老人大多已經謝世,他們的後來人也逐漸謝幕,“後來人”的“後來人”在島內的這種教育和輿論氛圍內還有多大激情和意願來推動“和平統一”,我對此深感擔憂。而我更感憂慮的是,一旦主張“臺獨”的勢力登臺,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又會出現坎坷。因此,我真誠希望在本屆任內就制定一些機制化、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可逆的文字協議,誰上臺也不能翻案。這些問題需要坐下來談。萬事開頭難,但再難,也要開個頭。
“和平統一”的道路就在我們腳下,“和平統一”進程就應從我們這一代人手中起航,黃埔軍人向以“不怕死”、“不貪財”著稱,在“和平統一”的道路上,兩岸黃埔承人也應該不計個人名利,敢為人先,承擔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擔當。(作者是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本文根據作者在第四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發言整理。)(原標題:兩岸政治議題不能一拖再拖 有十大迷思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