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15日刊載了臺灣大學學生張希慈的投稿文章,在聖誕氣氛不甚濃厚的北京,與朋友們拾起了紙筆,書寫那些真正的關心,使作者似乎又看見了一個更值得去努力期待的明日。
文章摘編如下:
去年平安夜,但北京的聖誕氣氛卻不甚濃厚,朋友説他們並不喜歡這樣的西方文化,因此耶誕節對他們來説不是個特別重要的日子。我很吃驚,因為對我來説,耶誕節一直有著某種神秘的意義,我並非基督教徒,也説不上為什麼,但這個節日給我的感覺一直是最溫馨美好的。
北京的三里屯及藍色港灣很像臺北的信義區或東區,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知名品牌,有圍繞著五光十色LED燈泡的聖誕樹以及不斷迴響的聖誕歌。但在極為相似的外表下,卻好像少了點什麼。
我想,可能是一種信念吧。
記憶中,那是一個我還願意相信童話的夜晚。好夢方酣,卻突然不知為何地醒了。當時我還和弟弟睡一塊,看見臥房門縫透出一抹鵝蛋黃的光暈,我揉著惺忪的睡眼悄悄打開門偷看著。是爸爸與媽媽坐在餐桌旁,他們溫潤的臉龐含笑,而他們身旁是一棵我們一家人一同佈置的聖誕樹。樹下已經放了幾個包裝好的禮物,我猜那是聖誕老公公給我和弟弟的。輕輕關上房門,我知道明天會是個美麗的日子,放心地閉上了眼睛。
靜靜地,這畫面宛如一幀照片收進心裏。
我已經不確定這記憶是否真實,甚至忘了那年我究竟收到什麼聖誕禮物,但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平安夜。
現在,我知道耶誕節背後的商業意義、教育意義以及宗教意義。
但是,我還是很愛耶誕節,因為我曾經相信過耶誕節就是那麼簡單。
總在每個耶誕節不斷尋覓那相似的畫面。千回百轉,總深信明日我會找到那曾有的溫暖與安心。
但隨著年齡漸增,漸漸地,我習慣了身邊充斥那些塑膠聖誕樹與隨手買下的50元聖誕禮物。
來到北京,以為這一次的耶誕節或許可以連那粗製濫造的禮物都省下了,就是個乾乾淨淨、空空蕩蕩的日子,或許還再加上零下20度的苦寒吧。卻沒想到,遠離我所熟悉的故鄉時,我與朋友們反而拾起了紙筆,重新書寫那些真正的關心。桌上還擺著一盒來自臺灣的鳳梨酥,裏頭夾著一張卡片,當我打開的時候,微熱北京,似乎又讓我看見了一個更值得我去努力期待的明日。
[ 責任編輯:黃艷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