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2月21日電(記者劉剛 徐群)21日是臺灣春節長假最後一天,“臺北經營管理研究院”特意邀請多位大陸臺商協會負責人和分析人士,就新的一年大陸臺商投資趨勢進行探討,“拼內需”“攬人才”“求轉型”成為與會臺商大陸投資佈局的關鍵詞。
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是與會者關注的焦點,“4萬億投資”“家電下鄉”等詞語被頻頻提及。上海臺商協會常務理事邱創盛説,得益於大陸擴大內需的政策,這兩年大陸臺商中從事內銷行業的基本未受金融風暴影響,不少臺商還“賺了不少”。因此,投入大陸內需市場應是“臺商首選”。
“大陸的市場太大了,根本做不完。”青島臺商協會副會長許利雄説。他以自己的企業為例,年産內衣800多萬件,算是業內的龍頭了。但以大陸每人平均一年更換3套內衣計算,一年就有近40億件的市場,“這個空間實在太大了”。
從事機電和鐵路設備生産的德州臺商協會會長蔡永龍,從大陸的內需政策中獲利頗豐。“投資環境還是大陸好。”他説:“臺商應該早下手,儘快踏入大陸內銷市場。”
眼下景氣回暖,大陸部分地區出現缺工現象,“延攬人才”因此也成為臺商的迫切需求。杭州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向榮認為,應該善用在地資源,實行人才的“本土化”。因為當地人才人際關係廣、能吃苦,而臺灣的人才必須“要有同樣的能耐,才能在大陸成功”。
濟南臺商協會會長王克璋指出,産業決勝於人才。他認為,大陸的人才儲備遠勝於臺灣,臺灣的經濟要重現繁榮,不僅大陸臺商要吸收當地人才,還應該吸引大陸的人才到臺灣來工作。
與會者還認為,轉型和創新是大陸臺商生存發展的長遠之策。“轉型、升級、自動化”是蔡永龍對自己企業的要求,他説,過去企業産品100%外銷,現在已經不到10%。
“臺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博士認為,臺商企業將營運模式由外銷調整為內銷是當務之急,企業生産也應從原有的貼牌加工轉變為自創品牌。他同時指出,臺商進入大陸市場多年,但還沒有和當地市場真正融合,未來的轉型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加速改變、調整自身素質和企業文化。
[ 責任編輯:王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