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對臺採購的“福州模式”:為貿易常態化探路

2009年06月18日 10:4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大陸的採購商名單中,福建超大集團是大陸對臺採購中的“探路者”。這家企業從2006年率先實現臺灣農産品免稅直航大陸以來,已經完成4次緊急採購臺灣滯銷水果,累計約3000噸,其對臺農産品採購的運作模式被國臺辦等部門稱為“福州模式”。

  7月初將組團赴臺灣中南部地區採購

  7月初,超大集團將組團赴臺灣中南部地區,考察臺灣茶葉、水果産區和農産品貿易市場,到雲林、高雄、南投、嘉義等地與臺灣有關企業和組織洽談採購具體事宜,簽署採購協議。

  副總裁楊金髮告訴記者,以前的運作模式是通過國民黨智庫機構、臺灣各級農會組織作仲介來運作,這次採購最大的不同是,大陸企業可以實地走訪農産品産地,拜訪各縣市農業組織,直接與農民以及農業産銷社交流洽談。因此這次超大集團採購的數量規模、種類品種都將視臺灣各産區實際增收的情況而定,更貼近臺灣農民的需求。此外,通過走訪各中南部縣市,超大採購團還將對各産區的産量、品種分佈、品質特點、農業組織構成等情況有具體了解,雙方將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簽訂意向性協議。

  “福州模式”為大陸對臺採購積累經驗

  在大陸的採購商名單中,福建超大集團是大陸對臺採購中的“探路者”,被國臺辦等部門稱為“福州模式”。據福建超大集團副總裁楊金髮介紹,“福州模式”為大陸對臺採購積累的經驗主要在幾個方面:

  ———與臺灣農業企業建立固定行銷渠道。2006年五、六月間,臺灣南部的高雄、屏東等地區香蕉進入盛産期,全年預估産量將比去年增産32%。由於島內市場容量有限,臺灣香蕉市場出現供銷失衡、産地價格大幅下跌、果農苦不堪言。在這種情況下,超大集團與臺灣省農會簽訂緊急採購合同,採購臺灣香蕉200噸,得到了臺灣島內農業機構和業者的認可。通過隨後的多次的緊急採購,超大與臺南縣南化宏聯果蔬運銷合作社等多家臺灣農業企業、産銷社建立固定的合作關係。

  楊金髮説,由於此前積累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熟悉的産地情況,今年的赴臺採購中,超大集團計劃進一步減少中間環節,到臺灣的雲林、高雄、南投、嘉義等地,與臺灣農業業者直接交流,簽訂意向協議,形成正常的機制。超大還計劃把利潤比較高的臺灣深加工農産品納入採購清單,使採購行為不僅是惠臺政策,也能夠實現雙贏。

  ———建立臺灣行業協會的溝通平臺。超大集團通過組織臺灣農業協會來大陸展銷的方式,與臺灣島內100多家農業單位建立聯繫,共組織臺灣農業機構400多人次來大陸展銷推廣。與臺灣行業協會的合作關係,使供求雙方在市場資訊、産地考察、産品標準、通關檢疫、資訊互通、展銷推廣等方面,有了穩定的溝通平臺。

  ———雙方共同建立務實有效的聯繫協調機制,為貿易常態化“探路”。近年來,超大先後參與海峽兩岸農産品貿易對接研討、博鰲兩岸農業論壇等研討活動,與臺灣供應商建立了協調機制,適時就農産品生産季節、産量、品質、種類等進行交流,提升兩岸農産品生産行銷優勢,共同建立優質品牌及認證制度,並採取措施防止假冒臺灣農産品。

  從臨時性的採購到常態化的貿易

  專家認為,大陸採購團的密集入島,對臺灣經濟固然有極大的提振作用,但這樣的採購行為也有臨時性、分散性的特點,大陸赴臺的經貿團體應著眼于搭建産業合作的平臺,儘快進入深層次的合作領域,取代“散彈槍”式的採購。

  楊金髮説,以福建超大集團的採購活動為例,剛開始的對臺採購是談不上盈利的,但雙方從緊急採購發展為農業貿易,目前正著眼于産業技術的合作,建立了閩臺農業技術合作中心。這個中心就是在前期積累的合作資源上建成的,通過引進臺灣良種技術,邀請臺灣專家,共同研發動物、植物品種改良,一旦臺灣優質品種和技術引進成功,將是産業提升的重要契機,産生的效益不言而喻。

  “從臨時性的採購,到常態化的貿易,再進入技術、資金等深層的産業合作,這是大陸赴臺採購應該努力開闢的兩岸經貿的新道路。”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唐永紅説。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