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通訊:兩岸少年滬上樂學“心靈溝通課”

2008年05月05日 09:1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五月初,常住上海的臺商子女與大陸同齡人在課餘時間共同學習滬上熱門的“卡內基青少年溝通和人際關係課程”。圖為兩岸學子當起“小助教”,在課堂上現場“備課”,他們在大陸輔導教師的幫助下,向數十位海峽兩岸的陌生學弟學妹傳授人際溝通的心得。據介紹,隨著大陸經濟飛速發展,近年來兩岸青少年的發展已面臨相似的“瓶頸”,面對考試、升學、人際關係等多重壓力,如何使年輕一代克服與外界溝通的某些障礙成為兩岸教育界關注的熱點。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中新社上海五月四日電 題:兩岸少年滬上樂學“心靈溝通課”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在上海松江二中讀高中一年級的臺灣籍學生周思佩,每個週末都有一項特別的“工作”。她和她的大陸好友在一個名叫“卡內基訓練”的培訓班當“助教”,向數十位海峽兩岸的陌生學弟學妹傳授人際溝通的心得。

  新近,記者有幸旁聽了這樣一堂由兩岸少年共同參與的“心靈溝通課”。在一間三十平方米大小的教室裏,常住上海的兩岸青少年通過演講、競賽、遊戲等方式,歷練各自的口才和公關能力。

  臺灣資深企業管理培訓專家黑幼龍對記者説,幾年前將此類青少年溝通培訓課程從臺灣移植到大陸,是希望借助臺灣經驗,幫助一些內向的大陸青少年走出封閉的、“書獃子式”的生活。

  不過,連黑幼龍自己也未曾料到,此類訓練課程在上海率先“登陸”後,不僅大陸學子踴躍報名,移居滬上的臺商子女也積極響應,不經意間為兩岸青少年開闢了一處心靈溝通的舞臺,孩子們在輕鬆的學習中還結下了深厚友誼。

  記者所見,臺生周思佩和她結交的大陸好友、初中一年級的楊嫻結伴當起“助教”。她們演示了一種“脫口秀”,獨立且大膽地表述各自的觀點。隨後,臺下的兩岸學弟學妹競相模倣。在旁的大陸輔導教師葛先生則啟發孩子們,努力發現身邊人的優點,並指點他們直接抒發內心的想法。

  溝通課上,平日忙於考試的大陸學生敞開心扉,講述他們對體育運動、音樂藝術的特別愛好。臺灣學生則更為大膽,他們勇於承認在與家中長輩相處時,態度存在一些不足。

  記者發現,隨父母移居上海多年的周思佩,不僅能熟練地書寫簡體字,還樂於輔導年幼的大陸生。直爽的周思佩説,在成為“助教”之前,最初參加培訓時,她和臺下的學弟學妹一樣害羞,但到結業時,她不僅結交了不同年齡、不同學校的朋友,也改善了與父母的溝通。

  輔導教師葛先生告知記者,近年來由他負責的此類培訓班就有近二百名青少年結業,有趣的是幾乎每個班都是兩岸學生的“混合體”,甚至有時還有幾名來自海外的華人華僑子弟,在溫馨的課堂上,孩子們變得更自信、熱忱且相互信賴。

  “兩岸語言文字相通、文化一脈相承,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逐步興起的青少年心理輔導潮流,其實也是大陸這些年所需要的”,黑幼龍對記者感慨,“大陸與臺灣的青少年有太多相同、相近之處,他們在家庭、社交等方面遭遇的心理困惑也有很多共鳴”。

  據此間社會學家分析,隨著大陸經濟飛速發展,近年來兩岸青少年的發展模式已面臨近乎相似的“瓶頸”,面對考試、升學、人際關係等多重壓力,用專業術語形容,他們同樣是脆弱的“草莓族”,而如何使年輕一代克服與外界溝通的某些障礙,將是兩岸教育界共同面對的一大課題。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