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潔神環境能源産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對比“地溝油”(左)和由餐廚垃圾處理而成的生物柴油。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中國人一年吃掉300萬噸地溝油”,這一説法再次撥動了公眾的神經,引起極大憤慨。一口大鐵鍋,一把大勺子,幾個臟油桶,晝伏夜出的“油耗子”竟能躲過城管、公安、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圍堵,堂而皇之地將地溝油擺上餐桌,人們憤慨之餘不免心生疑慮———地溝油為何屢禁不絕?
地溝油産業鏈“江湖水深”
加工者把白花花的泔水一勺一勺舀入熱鍋中,泔水逐漸解析出大量顏色渾濁、漂著白沫的油,把油撈出盛入油桶,地溝油便完成了從“泔水”到“食用油”的“華麗轉身”。
地溝油從餐桌來,又回流入餐桌,被笑侃為“迴圈經濟”,而這背後,是一條巨大的黑色産業鏈。一位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業內人士吳先生(化名)給記者透露了地溝油“行業”鮮為人知的黑幕。
“地溝油”中含有黃麴霉素、苯等有毒物質,經過不法途徑回到人們的餐桌,供人食用會造成慢性疾病甚至癌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有“毒性堪比砒霜”説法的地溝油,其收取和加工工藝卻非常簡單,火鍋紅油、油炸食品的剩油、烤鴨店、快餐店,甚至餐館的排風扇滴油和刷鍋水都可以拿來製作地溝油,地溝油的粗加工過程只需要一個人、一口鍋、一把勺和泔水、油桶即可。
吳先生説,一噸地溝油的成本大概在2000元,如按規定可作為化學原料出售即賣到每噸3000元,但如違法加工成色拉油、火鍋油等,每噸可賣到1萬至2萬元。
另一位曾經在西寧市從事過地溝油收運、加工成食用油出售的男子向記者透露,剛開始從事這個行業時,先與餐館後廚建立聯繫,給點煙或者現金,便可定期把油湯收走;最初“同行”大多采用自行車、電瓶車這種較靈活的運輸工具收油,後來為躲避檢查,有的將蹦蹦三輪車換成全封閉式,有的則偽裝成酸奶、酒水促銷車。
在成都錦江區經營火鍋店的于姓老闆説,他的火鍋店每月用油2000到2500斤,有一半火鍋剩油賣給了“油耗子”,他們每月向店裏交納600元錢,便可包攬該店所有火鍋剩油。
吳先生説,更有甚者,借一些地區招商引資的名義取得立項報告開辦化工廠,披著合法的外衣進行“地溝油”到“食用油”的加工。
由於地溝油非法加工者長期“笑傲江湖”,打擊了從事地溝油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正規軍”。2008年,青海創辦了一家餐廚垃圾綜合處理公司,創業者梁立寬感慨當時“江湖水深”,他説“由於公司搶了‘油耗子’們的生意,於是接到不少恐嚇電話。”
珠三角“潲水油大王”張武炎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由於被“油耗子”搶生意,其價格不菲的專業處理設備長期“斷炊”,張武炎便採取涉黑手段對付“油耗子”,被控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近日在江門市獲刑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