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谷歌退出風波,中資方為何失聲

時間:2010-04-02 09:45  來源:中青線上-中國青年報

楊大昕製圖

  谷歌中國網站(下稱“谷歌中國”)的退出風波已持續數月。

  2010年1月12日,谷歌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德拉蒙德發表聲明,聲稱遭受了據信來自中國大陸的重大網路攻擊,表示正在評估公司中國業務運營的可行性,並可能完全退出中國市場。

  3月23日淩晨3時03分,他再次公開發表聲明,繼續聲稱谷歌是“來自中國的一場複雜網路攻擊的受害者”,宣佈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

  然而,據了解,谷歌中國是由一家名為“北京谷翔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谷翔公司”)運營的。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家中外合資公司,雙方各出資50%,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85萬元。

  但令人驚訝的是,在谷歌中國這場持續數月的退出風波中,合資公司的中資方完全沒有聲音。一個名叫“北方憨哥在北美”的網友在部落格中就寫道:“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都想聽聽谷歌中國公司中資方的聲音,畢竟是中國人嘛,可是始終沒有聽到,感到很鬱悶。”

  他由此質疑,中國的合資企業,是不是“屬於外資方的‘傀儡’?”

  對此,中國青年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ICP牌照風波

  公開報道顯示,谷翔公司的成立,與ICP牌照緊密相關。

  根據中國的法律法規,外國網站進入中國,必須獲得通信管理部門核發的資訊業務經營許可,即ICP經營許可證,其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資訊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有了ICP,才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向網民有償提供資訊等服務活動,包括經營網上廣告、有償提供特定資訊內容、電子商務及其他網上應用服務。

  2006年1月25日,谷歌推出google.cn。 2006年4月12日,Google全球CEO埃裏克施密特在北京宣佈Google的中文名字為“谷歌”。Google正式進入中國。

  然而,在這前後,谷歌中國即陷入ICP牌照風波。

  谷歌中國區前總裁李開復在他的自傳《世界因你不同》中,對於這場風波有詳細記錄。他在自傳中寫道,2006年2月21日,中國某媒體發出了一篇篇幅巨大的封面文章,題為《谷歌為何翻墻進入中國》,指控谷歌因為沒有辦合資公司營業證,所以在中國是非法經營,“這篇文章一齣可以説引發了軒然大波”。

  《谷歌為何翻墻進入中國》稱:“進入google.cn頁面,可以看到一個標注:京ICP證050124號。這相當於一個公司在中國經營網際網路內容的營業證號。不過,這個證號不是Google的,而屬於一家名為‘趕集’的網站。”

  文章説:“在這個證號後面,本應還有一個紅盾,點擊紅盾,應該連結該企業在工商局裏登記的相關詳細資訊,用戶從這裡可以查看該網站的辦公地址、營業範圍等內容。而在google.cn的頁面,這個紅盾被處理成灰色,而且,只是擺個樣子,沒有連結。”

  文章認為,這種“翻墻”的做法將使“中國政府的網際網路管理法規面臨嚴峻的挑戰”。

  但李開復在自傳中辯解説,回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進入中國的歷史就能夠發現,幾乎所有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都是遵循這種借牌的路線。

  然而,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規定外企網際網路公司進入中國應該採取合資的模式。經營增值電信業務(包括基礎電信業務中的無線尋呼業務)的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外方投資者在企業中的出資比例,最終不得超過50%。

  以此來看,谷歌中國的做法確實有違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以至於當時的資訊産業部在2006年7月13日出臺《關於加強外商投資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管理的通知》,指出“發現一些外國投資者通過域名授權、註冊商標授權等形式,與境內增值電信公司規避《規定》要求,在我國境內非法經營增值電信業務”,並要求境內電信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國投資者變相租借、轉讓、倒賣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資訊産業部甚至表示要調查谷歌中國是否“違規經營”。

  未獲得合法經營權,谷歌將不能在中國放置伺服器,這將影響谷歌中國連結的穩定性。李開復在自傳中説,此時,他直接負責和政府的溝通,開始探討做合資公司的計劃,這一計劃的結果是誕生了谷翔公司。

  合資公司的中資方與谷歌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谷翔公司並非由谷歌資訊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出資,而是由谷歌愛爾蘭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飛翔人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當時經營趕集網項目,以下簡稱“飛翔人公司”)共同投資成立。

  這一公司在2006年開始醞釀,當年11月20日獲得北京市商務局同意設立的批復,又于同年11月24日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號》。2007年6月20日,谷翔公司取得資訊産業部頒發的ICP牌照,經營許可證編號為B2-20070004。

  知名網際網路觀察人士王俊秀和劉興亮都認為,谷翔公司成立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取得ICP牌照。他們都認為:“這個公司只是一個殼而已。”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谷翔公司由飛翔人公司和谷歌愛爾蘭控股有限公司各出資100萬元人民幣成立,公司的許可經營項目為“提供線上資訊檢索與採集服務及其他網際網路資訊服務;通過google.cn或其他登記域名發佈網際網路廣告”,等等。

  該公司創始時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為楊浩涌,而他正是成立於2005年1月5日的飛翔人公司的創始人和最早的法定代表人。

  公開報道顯示,生於1974年的楊浩涌是安徽人,1996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後取得美國耶魯大學電腦碩士學位。2001年畢業後,在美國矽谷工作。2004年12月,他回到北京創業,創辦飛翔人公司,從此開始了趕集網的創業歷程。

  飛翔人公司最初註冊資本為10萬元,由楊浩然出資2萬元,楊浩涌出資8萬元,原本的經營範圍為“技術開發”。同年,註冊資本增至100萬元,經營範圍含利用分類資訊網站趕集網發佈網路廣告。2005年4月19日,公司獲得ICP牌照,編號為050124號。

  這一牌照,正是谷歌中國網站最開始借用的牌照。

  多方資料顯示,楊浩涌及其成立的飛翔人公司與谷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有網上消息稱飛翔人公司曾被谷歌中國收購,但這一消息未獲證實。不過《第一財經週刊》的一篇報道顯示,“楊浩涌在Google工作的兩個朋友,也是趕集網最初的兩個籌資人。”

  2007年6月13日,楊浩涌在賽迪網做線上訪談時,也透露雙方關係緊密:“從2005年年底我們就開始跟Google接觸,到2006年有些戰略合作,現在越來越深入……我們依賴Google給我們帶來的幫助和支援。”

  飛翔人公司經歷了多次變更,最顯著的一次變更出現在2009年2月。在這次變更中,楊浩涌和楊浩然的100萬出資,則全部轉給了一位叫胡峰的人,胡峰將註冊資本增至285.7143萬元,其中智慧財産權出資165.7143萬元,公司的經營範圍仍然為趕集網。

  楊浩涌也不再擔任飛翔人公司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一職由曾硯明女士取代。飛翔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則變更為沈思,而沈思在此前曾擔任谷歌中國移動産品經理。

  在2009年4月的最後一次變更中,飛翔人公司的經營項目發生了改變,由趕集網變更為“www.fifid.com”網站,編號為050124的ICP牌照繼續延用,趕集網使用了新的ICP牌照。

  2009年7月31日,谷翔公司召開董事會,免除楊浩涌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職務。谷翔公司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由曾硯明擔任,公司聘任周平為總經理。工商登記資料顯示,該公司從業人數為35人。

  谷翔公司的創辦背景及飛翔人公司與谷歌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也讓網友“北方憨哥在北美”作出了個人判斷,他在部落格中寫道:“原來中國的合資企業,就是這樣來的,中資方基本上就屬於外資方的‘傀儡’,怪不得聽不到中資方的聲音呢!”

  谷歌並未退出中國

  對於谷歌退出中國的風波,劉興亮認為“谷歌只是虛晃一槍,並不會真正離開”。

  他説,目前的變化僅僅是個域名指向問題而已。輸入google.cn或g.cn都指向了google.com.hk。除了域名指向香港之外,別的沒有任何實質變化。伺服器也沒有搬走,只是在香港新增了伺服器。

  他介紹説,3月25日,他在谷歌中國位於北京五道口的辦公樓裏,遇到了谷歌亞太區公關總監Jessica Powell,Jessica Powell也向他證實,目前,基於PC端的服務,雖然部分已經遷移到了.com.hk域名,但許多基本業務還在.cn域名上。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谷歌公司在華共投資了五家企業,一家是合資企業,即經營谷歌中國網站的北京谷翔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另四家是獨資公司,即谷歌資訊技術(中國)有限公司、雙擊軟體技術方案(北京)有限公司、咕果資訊(上海)有限公司、谷歌廣告(上海)有限公司。目前五家公司均在運營。

  公開報道顯示,楊浩涌在此事件中罕見的一次聲音出現在1月12日谷歌第一次發出聲明後,當時,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即使谷歌退出中國,此前與谷歌有過合作的在華企業也不會受到影響。楊浩涌當時也預測:“假若谷歌退出中國,也可能是回到2006年以前的狀態,中國網民仍可能通過.com域名訪問谷歌,gmail等應用也可能不會受到影響”。

  但記者聯繫到楊浩涌後,他表示,他對谷歌中國及谷翔公司的所有方面都“不做任何評價”。

  既然谷歌中國網站是由中外合資的谷翔公司運營的,根據公司章程,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都由中資方指定,那麼,轉走搜索等重要業務,是否召開過董事會?是否就此形成了董事會決議?美國谷歌總部的決定、聲明,能否代表谷翔公司?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谷翔公司的中資方——飛翔人公司現任法定代表人沈思,但打通沈思的辦公電話後,接電話的男士告訴記者,他“不方便”接受採訪,並表示這就是沈思本人的意思,已經轉達給她了。

  本報北京4月1日電

分享到: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