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傳》、《中國30年》作者庫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理解中國政治哲學,才能理解中國
這是《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的英文版本和中文版本。 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 攝
他是一個美國人,在中國卻受到“國師”般的禮遇;他是一位大腦解剖學博士,筆下寫出的卻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他中文並不流利,卻是第一位向世界闡釋“科學發展觀”的外國人。他就是羅伯特 勞倫斯 庫恩。2005年,庫恩因寫作《江澤民傳》,在中國聲名鵲起。2008年,庫恩的新作《中國30年》,採訪了包括習近平、李克強、劉雲山等一系列中國政要,他再次備受矚目。
記者最近一次見到庫恩時,他正在洛杉磯,為上海世博會在當地的花車遊行聯絡美國媒體採訪。兩天后,他又飛到紐約,應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邀請做中國問題講座。他告訴記者,過幾天,還要去中國兩周。如今,這位美國人的生活已經圍繞大洋彼岸的中國展開。在緊湊的行程間隙,庫恩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寫作只是額外工作
庫恩的個人履歷上,關於他的教育背景寫的是: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人體生物學學士、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腦研究所大腦解剖學博士。除了科學研究,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投資銀行家。庫恩博士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並購方面的研究,在他2001年將自己的公司出售給花旗集團前,他在這家美國最大、也是最為著名的並購公司裏擔任了10年的總裁與合夥人。
而他在中國為人所知是因為2005年《江澤民傳》一書的出版。作為一個科學家與投資銀行家,他的身份似乎與作家毫不相干。庫恩説:“現在,我仍然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及投資銀行工作,那是我的職業。投資銀行是我白天的工作,科學研究是我思維的方式,寫作只是我夜晚的額外工作。”
庫恩説自己只是一個業餘作家,“和職業作家不同,我寫作的目的是確保自己理解了所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只有把它寫下來,才算是真正理解。寫作只是傳播思想的工具。”
傳播真實的中國
談到關於中國的寫作,庫恩説,這完全緣于生命的機遇與不確定性。“剛開始,我並沒有想過書寫中國,是中國向我展現了它自身。”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後,庫恩總是看到美國媒體上扭曲、偏頗的中國報道。他説:“我很失望、沮喪。為了向世界介紹一個真實的中國,我開始寫作一些小文章。當時,我只是想傳播我理解的中國,並沒有龐大的計劃和想法。”
庫恩説,在西方,中國領導人的政治哲學曾被斥為“不相干的、愚昧的”。上世紀90年代,現任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的冷溶最初將庫恩帶進了當代中國政治哲學領域。“我學習以後發現,這些政治哲學思想深邃、富有洞察力,適應時代發展。它們顯示了中國領導人如何理解時局,如何表達他們的見解。關注政治哲學的發展、演變對理解中國至關重要。”庫恩説,“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專注于對中國政治哲學的研究。理解了‘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的深刻內涵以後,我寫了一系列文章闡釋它們。”
歡迎批評的聲音
當庫恩關於中國的寫作逐漸展開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對他的文章顯示出興趣,同時很多批評的聲音也隨之而來。《江澤民傳》等著作出版後,庫恩對中國的友好態度引起了一些西方媒體的異議,它們批評庫恩在美化中國。
庫恩回應説:“我十分歡迎批評,批評是思想的碰撞。當你聽到批評時,你可能會不高興,但你可以回擊對你的那些批評。所以我很歡迎批評,我們可以講不同的思考和觀點。”
庫恩表示,他跟西方的一些中國問題專家的不同在於:他不會只關注“問題”,而是會對中國的情況進行全景式的考察,以一種真實的方式來介紹一個真實的中國。“我筆下的中國積極面多於消極面,這是因為中國本來就是積極面大於消極面。”庫恩説。
隨著西方社會對中國的逐漸了解,對庫恩的作品持正面態度的讀者越來越多。最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邀請庫恩為紐約政商名流就《中國30年》英文版進行講演,門票很早被預約一空,甚至還有50名聽眾沒能進入會場。委員會會長史蒂芬 歐倫斯在介紹時直讚庫恩是“美國第一人”,因為能與數名中國高層領導人同席深談的,“除庫恩外,沒有別人”。
闡釋上海世博主題
庫恩還積極參與到上海世博會的宣傳當中。作為“世界百位名人談上海世博”活動的成員之一,他説,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上海對未來的美好願景:在未來,文明多樣性將成為人類共識,而非爭端的源泉;人們將鼓勵跨文化交流,促進人類的共同理解;上海將向世界昭示,只要努力追求成功,不斷創新,我們就能創造令世人驚訝的進步。
作為迪士尼公司的高級顧問,庫恩與迪士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 艾格一起,全程參與了迪士尼在中國的業務。庫恩説:“上海迪士尼樂園是迪士尼公司的優先項目,是迪士尼全球戰略中的關鍵一環。”庫恩表示,上海迪士尼樂園將以其創新、高質、頂尖科技成為中國的財富之一。 (駐美記者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