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被不公正地視為生態罪人”
早在1995年,環境專家萊斯特 布朗就預測,中國對食品和其他大宗商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很快將把世界價格推到歷史新高。如果説當時的數字已令人不安,那麼隨著中國的繁榮導致其全球活動範圍擴大和購買力提高,這種狀況只會日趨嚴重。當中國對一切東西的需求造成全球價格水準上漲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敲響警鐘。
中國富裕帶來的影響同樣見諸溫室氣體排放。美國的政治人物認為,如果中國的排放量繼續增加,美國的減排努力將毫無意義。這也是美國參議院一致否決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一大原因。
但是,針對中國的種種批評公正嗎?首先,市場和排放量必須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和作為新興工業國家的事實。中國有13億人口,是美國人口的4倍左右,但中國每人平均消耗的能源約為美國的25%。即便這種尺度也是有問題的,因為中國消耗的許多能源用於生産由美國人、歐洲人和日本人購買的商品。
當前的排放數字也掩蓋了一個事實,即西方工業化國家排放二氧化碳遠遠早于中國,後者到上世紀90年代才成為新興工業國家。由於中國對其他環境領域的影響,該國當然應該受到批評。
中國消費者對奇藥異草的龐大需求直接導致中國以及全球許多物種瀕危。但即便在野生動物交易方面,事情也不是像經常報道的那樣簡單。中國于1981年簽署了《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並且不久就通過立法支援該公約。過去20年來,中國在控制野生動物貿易方面取得顯著進展,而這是在消費者富裕起來導致需求暴漲的背景下發生的。在中國許多地方,非法野生動物産品基本從商店和市場消失,野生動物法律的執行變得愈加透明和有力。中國的藥店銷售的虎牌膏藥其實沒有虎的成份。中國還在保護自然保護區和其他珍稀物種方面取得顯著進步。
中國提出將四川申報為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産地,只是表明中國保護世界自然遺産的政治意願和努力的最新例子。中國積極努力去達到國際社會確立的標準,但在面對巨大且不斷增加的壓力時,這些努力並非總能扭轉局勢。可以説,如果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給全球的自然棲息地和物種帶來氣候災難,那麼這些努力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但中國在這方面也對全球呼聲做出回應。中國1998年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並於2002年正式核準,而這是美國未做到的。更重要的是,2005年中國將減排確立為一項國家政策,該國第11個五年計劃設定了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標。歐盟制定了相似的目標,但期限為2020年;美國的計劃更加懶散。
鋻於國際媒體總喜歡誇大其詞,無怪乎刺耳的國際批評似乎被大多數中國人斥之為酸葡萄。中國應該提供清晰的回答,詳細列出為解決現實問題所做的一切,以此對批評作出回應。這不是“痛打中國”,每一個完全工業化國家都應如此。(作者威廉 布萊施,汪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