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息來自6月11日《紐約時報》,現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自從2001年11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已經過去了七年,在這七年中,中國對外貿易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增長。同時在國內投資大力增長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出現了突飛猛進式的增長。這期間,雖然國內消費市場增長嚴重滯後但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但是現在,在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開始越來越倚重國內市場。中國海關總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星期四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出口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6.4%,降幅高於4月份的22.6%,也高於經濟學家們預測的23.1%。5月份進口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5.2%,高於4月份23.0%的降幅,也高於經濟學家們預測的22.0%。
5月份出口貿易總額為887.6億美元,進口貿易總額為753.7億美元,進出口相抵實現貿易順差133.9億美元,略高於4月份的131.4億美元,但低於經濟學家們預測的149億美元。
這些數據顯示出,儘管中國推出的人民幣4萬億元刺激方案以及政府引導的信貸流動有望促使國內經濟很快實現全面復蘇,但中國仍可能感受到更多來自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
不過,國內固定資産投資和政府主導投資項目的迅猛增長有可能抵消出口下滑對中國經濟的拖累影響。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星期四公佈的數據顯示,1-5月份城鎮固定資産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32.9%,高於1-4月份的增幅30.5%。1-5月份房地産開發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6.8%,增速高於1-4月份的4.9%。前五個月的中央項目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28.0%,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投資增長40.6%。
摩根大通(J.P. Morgan)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Jing Ulrich)發表研究報告説,“為了不使經濟復蘇成為短期現象,中國決策者們仍需要增加對國內投資市場和消費市場的刺激力度。”(本文來自6月10日《紐約時報》,編譯時有刪節 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