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內12月12日電專訪:自由與幸福是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的最大收穫——訪越南社科院中國問題專家杜進森
越南社科院中國問題研究院院長杜進森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胡志明主席曾經説過“一個國家的獨立如果不能給人民帶來自由與幸福,這種獨立毫無意義”。而中國30年來的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來的最大收穫正是“自由與幸福”。
杜進森博士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曾多次前往中越邊境省份和中國沿海地區調研,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理論與實踐有著深刻的研究和見解。
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還體現在科技文化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包括成功發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和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所有這些成就都使中國的綜合國力得到增強,國際地位及影響力不斷提高。
杜進森説,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於不同時期的中國領導人。從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都在對中國國情有著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既符合國內需要,又切合時代發展趨勢的正確路線、方針和政策,使內力與外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國家逐步擺脫貧窮落後,實現現代化,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
杜進森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造福于中國人民,也對世界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雖然中國當前的GDP總量只約佔世界GDP總量的6%,但卻為世界提供了15%的增長機會。作為東亞地區的兩大經濟龍頭,中國和日本經濟的發展正推動著本地區經濟不斷向前發展。隨著市場開放的不斷擴大,中國每年進口數千億美元的商品,為各國特別是鄰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他説,在政治領域,中國奉行的和平發展道路使世界特別是東亞地區更加穩定。中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習和借鑒。而中國作為具有重大發言權的國家,也為維護髮展中國家的權益作出了積極貢獻。
杜進森説,越中是友好近鄰,在歷史、文化、政治等領域有著許多共同點。中國的改革開放與越南的革新開放都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成就,也面臨著相似的困難與挑戰。因此,兩國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今年5月,農德孟總書記訪華期間,兩國領導人決定建立越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使越中關係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兩國關係的發展創造了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