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水流霞迎上合
2025-08-22 13:5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天津8月21日電 題:沽水流霞迎上合
新華社記者邵香雲、白佳麗、宋瑞
初秋,渤海灣畔的天津愈加迷人。海河兩岸燈光璀璨,沽水流霞的美景吸引著八方來客,也靜待著一場盛會。
作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天津將在8月31日至9月1日迎來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10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將出席峰會相關活動。設衛築城600多年,津門大地將見證上海合作組織團結互信、凝聚共識的重要時刻。
精細高效, 開放包容“國際味”迎上合賓朋
發軔于2001年、以中國城市命名的上海合作組織,已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
繼上海、北京、青島之後,天津成為第四座舉辦上合組織峰會的中國城市。
秉持簡約、集約、節約的辦會理念,從場館乃至城市的功能優化,到精細化、智能化的接待服務和會務保障,再到文化科技深度交融的參訪路線……目前,各項籌備工作緊鑼密鼓。
“我們緊緊抓住峰會在天津舉辦這次重大機遇,不斷細化完善籌備和服務保障工作,充分做好承擔這場國際盛會的各項準備。”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天津市籌備辦執行副主任于鵬洲說。
峰會新聞中心內,媒體公共工作區、新聞發布區、科技文化互動展示區等8個功能區布局清晰。“我們全方位為國內外媒體記者打造高效、便捷、富有特色的工作環境,助力中外媒體更好呈現峰會成果。”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波說。
交通出行更需周全安全。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長陳玉東說,峰會期間,天津通過數據模型搭建和測算,實現交通精準管控,保障群眾生活和出行。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共建“一帶一路”的陸海交匯點,天津一直與上合組織國家往來密切:締結20對友城、建設10個魯班工坊、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1.2萬余列……
吉爾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舍拉迪爾·巴克特古洛夫長期關注上合組織峰會,並對“天津時刻”十分期待。“這場盛會將讓更多人了解這座美麗的中國名城。”
扮靚煥新,河海津韻“中國味”展城市風採
暮色四合,海河變身流光溢彩的“城市會客廳”。兩岸高樓巨幕上,中歐班列、天津港等上合元素“燈光秀”輪番上演。遊船劃過,攪碎一河星輝。
“咱天津這夜景,跟電影大片似的!”市民劉先生驕傲不已。
今年以來,天津“母親河”海河沿線,217棟建築、14座橋梁、8.2公里岸線的光環境得到提升,流動的海河與“上新”的燈光匯成一條光影長廊。
美景讓海河遊船成了“網紅”打卡點。“我們向世界展現天津古今交融、開放包容的國際化大都市形象。”天津市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清說。
璀璨夜景離不開電力部門的保障。“我們對重點區域照明設施做好保障,扮靚天津夜景,展現城市魅力。”天津市電力公司路燈處運行管理部主任劉義平說。
更多空間,因峰會的到來煥發新生機。行走在天津的街巷,天橋橫幅、沿街彩色道旗上,“當好東道主·同心迎上合”等標識醒目;機場大道上,“同心結”形象的藝術品傳遞著人類命運與共、和平友好的文明理念。
“景區街區的上合元素愈來愈多,機場出入境大廳的英文路標更換一新,整座城市公共場所的國際化標識更加規范,讓人耳目一新。”來自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的教師阿遼娜說。
如今,天津的道路通行更平坦順暢,綠化景觀更生機流動,市容面貌更整潔有序。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胡學春說,這些改變既彰顯現代化的城市風貌,又保留了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生活氣息。
文明有禮,樂觀豁達“天津味”盡東道之誼
“我們不僅是志願者,更是跨越語言與文化邊界的連接者。”作為此次峰會的青年志願者,天津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本科生馬毓聰滿心期待。
這些從天津高校1.9萬余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的998名青年志願者,將在峰會的50余類工作崗位上開展嘉賓接待、場站迎送等服務工作。
“他們將為中外來賓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展現天津青年英姿勃發、昂揚向上的良好形象。”共青團天津市委副書記成子金說。
東道主的熱情洋溢全城。“迎上合 展風採 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群眾性主題活動如火如荼開展。西青區富力津門湖第三社區里,退休教師張厚慈捐出心愛的花卉裝扮社區花園,還當起社區志願者。“我是天津1300多萬居民中的一員,希望讓更多人通過這場盛會愛上天津。”
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還動員引導市民群眾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支持峰會,主動服務峰會,充分展示天津人民樂觀豁達、熱情好客的精神風貌。白俄羅斯駐華大使切爾維亞科夫對天津人民的友善深有感觸:“人情傳遞溫度,這種溫暖的體驗正是民心相通的生動寫照。”
在眾多上合組織國家友人眼中,天津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又充滿活力,若要感知未來中國脈動,天津是一扇明亮的窗。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