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巴庫氣候大會閉幕 達成2025年後氣候資金目標

2024-11-25 09:0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巴庫11月24日電 (記者 龐無忌)當地時間11月24日淩晨,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在延期30多個小時後閉幕。

  經過長達兩周的艱苦談判,在COP29主席穆赫塔爾巴巴耶夫間歇的敲錘聲中,大會就落實《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通過20余項決定,達成了名為“巴庫氣候團結契約”的所有平衡成果,特別是達成了2025年後氣候資金目標及相關安排。

  大會設立了到2035年發達國家提供每年至少3000億美元的資金目標及每年至少1.3萬億美元的氣候融資目標,用於支援發展中國家氣候行動。

  《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將大會商定的新資金目標描述為“人類的一份保險”,並強調“它只有在按時全額支付保費的情況下才有效”。

  歐盟代表團一位代表認為,新的氣候資金目標將帶動更多私人資金,而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有了這些資金,我們有信心實現1.3萬億美元的融資目標。”

  不過,多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團表示對這一資金目標深感失望。獅子山代表表示,非洲國家對這一結果感到失望,這“表明發達國家缺乏善意”,3000億美元“還不到科學研究表明所需金額的四分之一”。

  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出席大會閉幕式併發言。他指出,今年是《公約》生效30週年。30年的氣候公約治理進程歷經考驗,雖非一帆風順,但始終在向前行。

  趙英民説,會議達成的NCQG(新的氣候資金集體量化目標)成果文件中,發達國家的資金承諾遠遠未能滿足發展中國家的需要。發達國家的資金義務,必須進一步明確。

  他指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將始終堅定與各方一道推動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和國際合作。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廣泛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為全球綠色低碳、氣候韌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大會還完成了《巴黎協定》第六條國際碳市場機制運作細則,並就減緩工作計劃、全球適應目標等作出安排,進一步鞏固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勢。中國代表團顧問、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出席大會閉幕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