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守護南極“新家” 他們在羅斯海與12級颶風“賽跑”

2024-01-31 14:53: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在遙遠的南極羅斯海,一群來自中國的建設者正在奮力建設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今天的我們跟隨總臺南極隨隊記者一起去看看那里發生的故事。

  1月的南極,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也是施工的黃金窗口期,為了趕在2月份南極冬季來臨前完成新站的建設,所有人都在全力加快工程進度。就在工程進展一切順利的時候,一場颶風正在醞釀。

  中國第四十次南極考察隊新站隊隊員 蔣翰林:在未來的兩天,最大風速可以達到35米每秒以上,相當于12級的一個颶風。

  12級,這將是新站開工以來遭遇的最強風。而此時的新站,正是幕牆板安裝的關鍵期,這是抵禦強風的一道屏障。

  不封閉的結果可能導致已經安裝的幕牆板被吹走,前功盡棄,而全部封閉至少需要3天的工期,但留給大家的時間窗口只有10個小時。

  考察隊當即和極地中心、國家海洋預報中心、設計院所、風洞實驗室等單位進行溝通,最終決定,對新站迎風面緊急封閉,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突擊戰打響了。

  需要突擊封閉的作業面一共有四個,其中,B區中央區域迎風面積最大,異形板最多,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施工現場熱火朝天,但室外溫度卻極低,天空還飄著雪花,從南極內陸吹來的下降風,就像是來自冰箱的冷凍室。

  秦川負責高空安裝作業,每次固定幕牆板,都要把手套摘下來套螺帽,這個過程只有短短的幾十秒。

  記者:擰這個螺絲都得光手擰?

  建設隊員 秦川:螺絲太小了,手麻木了,根本擰不上這螺絲。在南極,不冷是假的。

  記者:這麼冷的天作業是不是還是第一次啊?

  建設隊員 秦川:肯定,國內都沒有這麼惡劣的天氣。

  前方全力衝刺,後方也沒閒著,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體力,廚房精心準備了飯菜。

  建設隊員 侯俊傑:這工程在這擺著,就幹!得給國家爭光。

  建設隊員 謝帥帥:我就喜歡有挑戰的!

  記者:幹到今天幾點?

  建設隊員 曠方丙:今天一直幹到天氣不好,搶天氣。

  短暫的吃飯時間過後,大家就又急著趕往了工程現場。

  晚上7點,極晝的南極,陽光依舊明媚,但地面快速移動的風吹雪在預示著大風來了。

  晚上十點,風速達到了6級,大部分的施工作業都已經完成了。

  記者:都弄完了嗎?

  建設隊員:差不多了,實在是不敢搞了,風太大了。綁扎也固定好了,從外面能看見。

  記者:我得上去拍點。

  建設隊員:給你手套。

  記者:不用了。

  建設隊員:你不凍手?風吹的,再見!

  在施工現場,還有四十多名建設者沒有離去,他們即將迎接更大的挑戰。

  在B區的迎風面,還有三塊板沒來得及安裝。如果繼續安裝,在大風下作業會有風險,但如果空著不裝,這個位置將形成一個大的負壓區域,已經安裝好的牆板都存在被吹飛的可能,風險更大。40多名建設者分成5隊,用牽引繩控制幕牆板的軌跡。

  八百多斤的幕牆板,在大風的作用下,就像飄在空中的樹葉,非常難以控制,此時,現場的風力已經增加到了8級,氣溫驟降。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攝像機拿不住了!手都凍僵了。

  四十分鐘之後,在現場所有隊員的配合下,第一塊板終于穩穩地就位了。緊接著是第二塊、第三塊。盡管已經在風雪中奮戰了十幾個小時,但大家的臉上依然挂滿了微笑。

  記者:冷不冷啊?

  建設隊員:不冷,風大。

  記者:給自己點讚。

  建設隊員:裝完了,終于把這三塊板裝完了。

  建設隊員:難到極點就是南極。

  淩晨12點半,最後一塊板終于順利安裝到位了,新站迎風面實現了全封閉。

  一直在高空作業的謝帥帥也回到了地面,這個喜歡挑戰的年輕人,依然自信。

  記者:感覺怎麼樣?

  建設隊員 謝帥帥:感覺非常良好!

  記者:挑戰了自己了,這個難度夠大吧?

  建設隊員 謝帥帥:這個難度也還行,還差那麼一丟丟。

  就在施工作業全部完成之後的幾個小時,12級的颶風來了!時速120公里的颶風,裹挾著地面的積雪掀起了漫天的迷霧,能見度不足5米。

  由于及時採取了封閉措施,在呼嘯的颶風中,新站內部一切正常。為了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在12級的颶風中,內部施工恢復了,建設者排成一排,拉著一根繩子,往返于工地和宿舍之間。

  持續了三天的颶風終于停歇了,在經歷了72小時颶風的連續衝擊之後,新站依然毫發無損地屹立在南極羅斯海!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