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法國再掀改革波瀾,馬克龍打破禁區敢為人先?

2017年05月26日 09:14:1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其次,德法磋商是馬克龍的首要任務,在國民議會選舉前與德國在歐盟經濟與財政政策改革問題上達成妥協性方案將為其在國民議會選舉中增加獲勝籌碼。馬克龍支援歐洲一體化,反對極右翼與疑歐派力量分裂歐洲,支援與德國保持緊密盟友關係,希望法國成為與德國平起平坐的合作夥伴,並在英國脫歐問題上,他很有可能與德國形成統一戰線。在法國總統大選前夕馬克龍獲得了德國政界人士的聲援,如國防部長馮德萊恩,財政朔伊布勒,外交部長加布裏爾,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馬克龍勝選後也旋即送出祝賀。然而,馬克龍在歐盟經濟與財政政策上倡導的改革方案也讓德國頗為為難,其歐盟改革主張主要涉及四個領域:1.歐盟成員國向歐盟讓渡更多財政權力;2.加強歐元區財政政策一體化:建立財政聯盟,創立歐元區共同財政政策,産生一個歐元區財長,實現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如德國)向歐洲債務國家進行財政轉移,歐元區預算將來自成員國的稅收收入,獨立的歐元區議會將負責監督和審查。3.加強歐元區國家投資政策一體化:一方面擴大德法共同投資領域,拉動歐盟經濟增長,另一方面,與德國達成統一立場,採取行動加強歐盟反傾銷措施,加強對於歐洲外來投資監管,保護歐洲就業市場。4.加強歐洲在共同安全與外交政策上的一體化:加強對貿易、國防、恐怖主義和移民的控制,形成歐洲統一立場,與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大國展開談判。

  儘管德法兩國均認為統一的貨幣聯盟需要協調的經濟與財政政策,德國原則上同意設立歐元區財長、建立共同財政預算以及擴大歐元區投資,但德國對於馬克龍的經濟主張持有保留態度。默克爾認為馬克龍將是一個“昂貴的盟友”,表示對待法國新總統需要“尊重並謹慎”,聲稱不會輕易改變德國堅持的財政規則。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認為法國應率先實行改革,遵守財政紀律,再與德國談判關於擴大歐洲永久救助機制(ESM)許可權以及對債務國家增加援助的事宜。德國社民黨外長加布裏爾雖與馬克龍私交較好,但也不敢突破德國民眾認知底線而設立歐元債券,讓德國為債務國買單,畢竟64%的德國民眾反對經濟發展依託財政赤字。德國認為經濟與財政聯盟的首要任務在於監督歐洲各國遵守《穩定與增長公約》中的財政紀律,即國家財政赤字佔GDP比重上限為3%。究其原因,德國與法國的經濟理念大相徑庭:德國是基於規則體系以及緊縮政策的領頭羊,一般情況下禁止援助債務人;而法國則認為該財政聯盟應如同民政部門那般運作,用赤字乃至提供援助來預防危機,財政盈餘的國家應向債務國進行轉移支付,以協調歐元區各國的生活水準。面對德國的主張,馬克龍再次實施了靈活的外交戰略,一方面宣稱法國將遵守財政紀律,另一方面將與德國展開擴大投資的談判。法德聯手對歐元區進行改革很有可能,其政策重心應放在歐元區的長期改革上。

  最後,馬克龍對於中法經濟合作持積極態度,但是重振歐盟以及保護歐盟利益是馬克龍上臺後的重中之重。馬克龍的競選綱領中不乏加強歐洲貿易與投資保護的措施與主張,在5月15日與默克爾見面後,兩國已經達成反傾銷的聯合倡議。法德等歐盟大國聯合製定的歐洲貿易政策如何實施,中國應予以關注。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