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道法媒稱,橙色、黃色和藍色單車涌上北京的自行車道——共用單車強勢現身首都和其他大都市的大街小巷。這些單車機動靈活,不同於巴黎的Velib單車,它們並非鎖在固定的樁上,用戶可以停在任何看起來合適的地方。這種共用單車一年前還沒有出現,如今在中國已有數百萬輛之多。
據法國《回聲報》5月2日報道,30多家該領域的初創企業激烈開戰,這些企業每天都要投放數千輛新單車。“中國頻道”公司創始人之一馬修 布倫南解釋説:“投放單車最多的企業最有可能獲勝:獲取一個新用戶的決定性因素就是他當即就能在眼前找到單車。”
主導市場的兩家公司分別是一年前在上海投入使用的摩拜單車和一年多前始於北大校園的ofo。貴士移動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摩拜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100萬人,ofo用戶超過700萬人。
報道稱,這是一場燒錢的戰役,不禁讓人聯想到優步和滴滴在中國打車市場上的爭鬥。但和滴滴一樣,這些企業並不缺錢,自創建以來融資6.5億美元的ofo最近指出公司市值已達20億美元;摩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融資5.5億美元,得到了巨頭騰訊、分包製造商富士康和旅遊企業攜程的支援。
在面臨交通擁堵和污染問題以及地鐵站之間距離遙遠的城市裏,這些自行車雖然能獲得一定的成功,但有一個很大的未知數:這些初創企業打算如何賺錢?希望到年末能國內200個城市投放小黃車的ofo表示現在在兩個城市能賺到錢。馬修 布倫南指出:“目前價格被人為調低,因為最重要的目標是爭取用戶。要盈利起碼還要一年,等到市場固定下來的時候。”就像在滴滴收購優步之後的打車市場一樣,行程價格大概會有所上調。
報道稱,但企業主要收入可能並非來自單車租金。開戶押金也是一筆可以生利的可觀收入(摩拜押金299元,ofo押金99元)。每天訪問多次的手機應用同樣能靠廣告和電商帶來收益,單車則可以成為廣告載體。最重要的大概就是這些初創企業收集的用戶數據(身份、所在地、出行、銀行資訊……)。這些資訊不僅涉及中國人,ofo和摩拜已經開始在海外部署。(編譯/趙可心)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