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國華人移民新老兩代分歧大 政治立場已分成兩大陣營?

2017年04月11日 08:55:4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新老兩代分歧大 政治立場不相同

  美國華人移民已分成兩大陣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邢曉婧】“美國華裔教授一封信引發的軒然大波”,英國《金融時報》近日以此為題刊發了一篇引起各方關注的報道。這位教授指的是美國著名法學院——加州大學黑斯汀法學院前院長、美國非營利組織百人會會長吳華揚。這封信是他寫的“關於新移民——給美國亞裔活動家的一封私信”。為何會有軒然大波?因為他在文章中著重討論了中國到美國的新一代移民與老一代的巨大差異,比如“新人們”粗魯的行為舉止,比如兩者在對待“非法”移民、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社會和政治理念的嚴重分歧。華人群體內部的隔閡與分裂已經如此之深?《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多名美國華人認為,吳華揚將華人移民用“新”和“老”一刀切是不合理的。

  面對爭議,吳華揚的回應

  “第一次看到吳華揚這封信時,我百感交集,主要是驚訝、反感和憤怒,絕大部分內容不贊同,但仔細思考後也有理解的成分。”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的華人鍾家鈺對《環球時報》記者説,5月是美國的“亞太裔傳統月”,他所在的馬利蘭州原本打算邀請吳華揚做一個演講,但隨著這篇文章在本地華人社區引起很大爭議,“一個原本打算為吳先生做一些宣傳的家長聯合會甚至撤出了對他演講活動的支援”。

  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學者阮學勤在《金融時報》撰文介紹説,吳華揚是公認的華人精英,他擔任會長的百人會,貝聿銘、駱家輝這些知名人士都是其成員。而且,他是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發聲。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吳華揚在學界也十分有影響力,他是加州歷史上首位亞裔法學院院長,曾被業內刊物評選為美國法律教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院長。

  這樣一位在華人社區備受認可的人物,到底説了什麼招致如此多的非議?“新的亞裔,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移民,仿佛一夜之間從美國各處出現”,吳華揚在文章中説,“每當我遇見他們,聽到的都是抱怨,他們很沮喪”。吳華揚稱,新移民對已經融入美國社會的亞裔感到很憤怒。接下來,這位教授列舉了新移民在老僑民眼中的形象,“珠光寶氣、不排隊、摳鼻子、隨地吐痰、開車不守規矩……還有,希望他們至少不吃狗肉”。與此同時,他發現“從高等教育多元化,到‘非法’移民、同性戀權利、警察暴力、死刑等問題,不管你在組織什麼抗議活動,他們(新移民)毫無例外地站在你的對立面”,“他們冥頑不化,對民主毫不在意,還認為自己比別的膚色的人更優越”。另一方面,新移民覺得老一輩人“高高在上”,對“新來的鄉下親戚”流露出優越感。文章最後,吳華揚轉而對那些為亞裔美國人爭取利益的活動家們説:“我懇求你們帶著尊重接觸他們,傾聽他們,並試著勸説他們。”

  批評吳華揚的大部分聲音認為,他對於新移民的描寫充滿了傲慢和偏見,給一個龐大的群體整體貼上了負面標簽。《環球時報》記者最近聯繫到吳華揚,他接受採訪時回應説,“整個混亂是誤譯的結果。我的英文寫作很複雜,容易被誤解”。據了解,這篇文章是被翻譯成中文後在華人社區引起了巨大反響的。吳華揚表示,他已經授權正式的翻譯版本。

  為何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吳華揚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文章針對的是美國亞裔活動家,並非是要批評華人移民”,他想表達的是,“這些活動家不能忽視華人新移民,他們對這部分群體有刻板印象,持有負面看法”。據吳華揚介紹,他為了這篇文章已經做了大量的解釋工作。之後,他曾在美國《赫芬頓郵報》發表“致新華人移民的公開信”,説“我得到了深刻的教訓,永遠不會忘記”。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