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法大選進入“揭黑”模式 誰在借“法國病”得利?

2017年02月23日 08:52:0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殖民歷史一直是法國政界一個敏感的議題。法國政府曾就此做出道歉,但從未使用“反人類罪”一詞。馬克龍此言一齣,立即引起激烈爭論。勒龐的國民陣線趁機對他發難稱:“馬克龍在國外説出貶損法國的話,他居然還想成為法國的總統!簡直不可思議。”

  大選凸顯“法國病” 誰在得利?

  三大候選人都身陷醜聞,但相比于菲永和馬克龍,勒龐仍然高歌猛進,選情向好。

  最新公佈的一項民調顯示,在第一輪投票中,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的候選人勒龐將贏得最多選票,得票率大概會在百分之27、28左右。

  然而,勒龐選情向好的真正原因卻值得深思。有分析認為,社會治理不善、政治階層貪腐、經濟發展停滯等“法國病”,才是勒龐逐步靠近政治舞臺中心背後的“推手”。

  拿社會治理來説,巴黎郊區治理問題持續發酵直接“提振”了勒龐的選情。

  2月初,一些法國警察涉嫌暴力執法導致非裔青年男子西奧受重傷,引發民眾憤怒。事發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前往醫院看望西奧,而在治安問題上一向持強硬態度的勒龐則表態支援警察的工作。當晚,勒龐競選團隊媒體負責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今天,一位政治家(勒龐)與國家保衛者在一起,另一位(奧朗德)與人渣在一起。”

  類似“西奧事件”的案例在法國也並不鮮見,正如眾多專家和媒體指出,問題根源不在於暴力執法,而在於長期以來,一些外來移民聚集區治理狀況不佳,青年失業率高企,治安環境長期惡劣。種種因素交織疊加,形成積重難返的惡性迴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