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國大選民調膠著 希拉裏領先特朗普1%

2016年11月01日 11:13:14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郵件門”發酵 特朗普民調追分  

  美國執法人員10月30日説,聯邦調查人員已經獲得授權,將著手檢查那些看起來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郵件門”調查相關的新郵件。

  民主黨反擊

  面對聯邦調查局的突然發難,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裏德10月30日致信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指責後者重啟調查的做法有違旨在限制聯邦人員參與政治活動的《哈奇法案》。

  裏德還在信中批評科米實行“雙重標準”,稱其對希拉裏“郵件門”事件窮追不捨的同時,卻對手頭掌握的、有關特朗普與俄羅斯政府關係的“爆炸性消息”秘而不宣。

  希拉裏10月30日誓言不會在最後關頭“中斷競選進程”。

  民調現膠著

  科米宣佈重啟調查後,特朗普團隊借機大做文章,直呼這將是美國“水門事件”以來最大的政治醜聞,甚至稱“自己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向安東尼韋納道謝”。

  他10月30日在拉斯維加斯告訴支援者,“郵件門”調查重啟再次證明希拉裏“不值得信任”。

  “我們還有一次對希拉裏腐敗(程度)的終極測驗,那就是投票的力量,”特朗普説,“擊敗腐敗的唯一方式就是數以千萬計(的選民)前往投票站投下選票。”

  在“郵件門”調查重啟之前,希拉裏的選情在全美範圍內領先特朗普,在大多數選舉“搖擺州”佔據優勢。其中,美國選舉預測網站“清晰政治”統計的全美民調平均結果顯示,截至25日,希拉裏全國支援率領先特朗普5.4個百分點。

  然而,受“郵件門”事件影響,特朗普正在迅速縮小與希拉裏的民調差距。美國廣播公司和《華盛頓郵報》10月30日公佈的一份聯合調查結果顯示,希拉裏全國支援率眼下僅領先特朗普1個百分點;受訪者中,大約三分之一可能在選舉日當天前往投票的選民説,鋻於科米重啟調查的決定,他們支援希拉裏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新聞盤點

  美國大選的“十月奇跡”

  1972年:越戰預言

  1972年美國總統選舉,謀求連任的共和黨候選人理查德尼克松迎戰民主黨候選人喬治斯坦利麥戈文。當年10月底,尼克松授權時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宣佈越南“即將迎來和平”,這一説法令早已厭倦越戰的美國人為之振奮,也為尼克松最後贏得連任助了一臂之力。然而,就在尼克松贏得連任後不久,1972年耶誕節前夕,美國空軍發動了越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轟炸行動。

  2000年:酒駕風波

  2000年,共和黨候選人喬治W布希與民主黨候選人阿爾戈爾角逐總統寶座。距選舉日只剩5天時,有關小布希曾在1976年因涉嫌酒駕而被捕的消息傳出。共和黨人隨即指認,此時曝出小布希24歲時的不端行為是民主黨人在刻意搗鬼。 這場選舉中,儘管小布希最終取勝,但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沒有酒駕醜聞,小布希會以“大比分”取勝。

  2004年:拉登“送票”

  2004年,小布希謀求連任,其競爭對手、民主黨候選人約翰克裏在選戰即將結束時仍自信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然而就在這時,一段“基地”組織前頭目拉登的視頻流出。視頻中,這名恐怖大亨多次提及“911”恐怖襲擊事件並猛批小布希政府。克裏説,拉登給小布希送了票。

  2012年:應災加分

  2012年,奧巴馬謀求連任,而其競爭對手是米特羅姆尼。10月29日登陸美國本土的颶風“桑迪”演繹了一樁姍姍來遲的“十月驚奇”。颶風來臨後,奧巴馬暫停一切競選活動,連續數天坐鎮華府協調聯邦政府救災工作。分析人士認為,救災應對得力助了奧巴馬連任一臂之力。

  2016年:猛料頻出

  最近一段時間,特朗普深陷“穢語視頻”風波。希拉裏則面臨聯邦調查局的突然發難。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10月28日致信美國國會高層,宣佈重啟對希拉裏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伺服器處理機密郵件的調查。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