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第三場也是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當地時間10月22日晚在佛羅裏達州林恩大學內舉行,預期奧巴馬和羅姆尼將聚焦于外交政策而不是國內政策。最後一場辯論距11月6日的投票日只剩下兩周,而此時兩人的支援率均為47%,這“最後一辯”可以説是奧巴馬和羅姆尼的“肉搏戰”。
據路透社報道,22日的這場辯論主要集中在五大議題上:美國在世界上的作用、阿富汗戰爭、以色列與伊朗、變化中的中東與恐怖主義、崛起中的中國。奧巴馬在外交政策方面看上去更有優勢,這是由於將近4年來他直接負責美國國家安全,因擊斃本 拉登和從伊拉克撤軍而受到好評。南伊利諾伊大學保羅 西蒙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戴維 耶普森説,奧巴馬有兩大目標:展示“他對自己實施的外交政策沒有什麼需要道歉”;質疑羅姆尼在外交領域的經驗。耶普森説:“如果很多選民視羅姆尼為可替代人選,就會發現‘這個傢夥也擅長國際事務’,羅姆尼就可能錦上添花。”但也有觀察家認為,羅姆尼在外交領域的才能不敢恭維,雖然他許諾強化遏制伊朗核計劃,指責奧巴馬在敘利亞問題上不作為,但他只能泛泛而談。
“誰對中國更強硬”將出現在最後一場辯論中。奧巴馬和羅姆尼的辯論很大程度上將聚焦于匯率操縱、侵犯智慧財産權和製造業就業機會“外包”等問題,他們兩人試圖向選民展示,在應對中國方面自己更勝一籌。
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1日分析稱,這些外交政策都不是美國選民最關心的。美國選民有了很多“前車之鑒”,知道競選人上臺前後的外交政策往往不一樣。分析稱,克林頓在1992年的競選中直言老布希的對華政策太寬鬆,表示“上臺後一定要先揪住中國人權問題不放”。但他上臺後,卻將這些話題“從白宮的窗戶扔了出去”,盡力與中國展開經貿合作。曾在卡特時期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也説,美國選民在看總統候選人辯論外交政策環節時,“往往左耳進右耳出,不太當真”。因為他們面前的這些人,包括羅姆尼,都讓人感到“承諾太多”。而芝加哥大學教授肯尼思 波梅藍茲敦促奧巴馬和羅姆尼在對華政策上向前看,而不是只著眼于短期的選舉利益。還有專家認為,中國可能已經習慣美國兩黨候選人大選期間通過抨擊中國迎合選民,當選後,必將採取務實的對華政策。
美國《華盛頓郵報》21日稱,皮尤調查中心發現,今春以來,83%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應“少管外國閒事”,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高值;支援對中國採取嚴厲貿易政策的美國人佔49%,比去年3月的調查高9個百分點,這或許對羅姆尼更有利。民調顯示,近2/3選民希望美國“少管中東的閒事”,希望美國在中東發揮更大作用的僅佔23%。
而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和《華爾街日報》21日聯合發佈的民調顯示,奧巴馬和羅姆尼的支援率均為47%,並駕齊驅。英國廣播公司稱,這表明問鼎白宮的“比賽”陷入白熱化。此外,美國《紐約郵報》22日獨家披露,因為網路查證系統不夠完善,奧巴馬可能收到外國人的政治獻金。根據美國法律,總統候選人禁止接受非美國公民的捐款。報道稱,住在英國倫敦郊區的華克本月曾兩度成功進入奧巴馬的競選網站,捐贈了10美元。但他用同樣的手法卻無法登陸羅姆尼競選網站完成捐款。報道稱,根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統計,奧巴馬9月份收到的政治捐款中,有超過200萬美元捐款未提供郵遞區號或號碼不全,而羅姆尼收到的政治捐款中,只有2450美元捐款沒有郵遞區號,另有2500美元號碼不完整。
美國《政治》雜誌稱,離投票還剩最後兩周,奧巴馬和羅姆尼的最後戰略很明確,攻防重點就是“搖擺六大州”。據悉,奧巴馬已經開足馬力,參加完最後一場辯論後,將在48小時裏穿行6個搖擺州拉票,24日先到艾奧瓦州拉票,接著前往科羅拉多州、內華達州、佛羅裏達州和弗吉尼亞州,然後回到家鄉提前投票,最後一站是俄亥俄州。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