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菲政府與最大反叛武裝和解 南部戰亂現和平曙光

2012年10月08日 14:27 來源:文匯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7日下午,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在總統府發表講話,宣佈菲政府已與國內主要反政府武裝“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簡稱“摩伊解”)達成一項和平框架協議,將在菲南部棉蘭老地區創立一個名為“邦薩摩洛”的新政治實體,這意味著延綿40餘年的菲南部戰亂終現和平曙光。

  阿基諾表示,菲政府與“摩伊解”在吉隆坡的和談取得重大突破,為在棉蘭老建立一個由穆斯林管理的政治實體制訂了“路線圖”,未來將由“邦薩摩洛”取代現有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菲律賓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中央政府將繼續行使防務、安全、外交、金融等權力,“邦薩摩洛”人享有公平和平等的納稅、收入權利及其他國家財富。菲總統和平進程顧問德萊斯在隨後的記者會上透露,未來將成立過渡委員會,負責起草涉及新政治實體的法律草案,在公民投票表決通過後舉行選舉。

  “摩伊解”現有武裝成員約1.2萬人,該組織一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鬥爭,曾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一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摩伊解”與菲政府軍之間的衝突不僅造成約12萬人喪生,也被認為是棉蘭老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的罪魁禍首。

  雙方重大讓步求得和解

  菲政府與“摩伊解”之間打了40餘年,從1997年的第一份停火協議至今談了也有15年,如今能夠達成這份框架協議,殊為不易。此間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原因在於雙方都先後做出了重大讓步。

  阿基諾2010年當選總統不久就宣佈啟動政府與“摩伊解”之間的第6次和談努力,進而又提出爭取在2013年前達成政治解決方案的時間表,進一步凸顯阿基諾意欲讓南部和平成為其總統任期一大政治遺産的考慮。當2011年8月和談因“摩伊解”堅持要求建立“亞國家”而陷入僵局時,又是阿基諾率先妥協,同意“摩伊解”成立相當於“亞國家”的政治實體,確保了雙方於今年4月簽署十分關鍵的“和談原則要點”,為歷經13輪艱苦談判之後取得重大進展奠定了基礎。

  對於阿基諾釋出的善意,“摩伊解”也逐漸放軟身段,其首席談判代表伊克巴爾近來數度強調,“亞國家”並不意味著獨立,它仍隸屬中央政府,是菲律賓共和國的一部分。雙方最終在“新政治實體”這一更為中性的稱呼上實現了交集。

  “國中國”能否被接受?

  然而,定於本月15日正式簽署的這項和平框架協議,果真能像阿基諾所期盼的那樣“打開鑄劍為犁的機會之門”嗎?阿基諾將其母親任總統期間成立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稱為“失敗的實驗”,那麼誰能保證此番實驗一定成功?

  面對這些問號,目前菲當地媒體普遍保持觀望態度,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根據“和談原則要點”,最終成立的“新政治實體”要符合菲憲法,並需獲國會立法通過。雖然阿基諾在7日講話中回避了“亞國家”這一敏感詞,但無法改變菲南部穆斯林將成立一個“國中國”的現實。事實上,源自馬來語的“邦薩摩洛”本身即有“國家”的含義。在天主教徒佔絕大多數的菲律賓,能否凝聚全民共識以催生這樣的政治實體,尚待觀察。其二,“摩伊解”向來要求掌握除國防、外交及郵政以外的所有政府功能,而阿基諾在講話中強調中央政府將繼續行使國防、外交、金融等權力,兩者的細微差別在於金融。對蘊含豐富礦産和油氣資源的棉蘭老島來説,由何者執掌財權,有可能成為日後菲政府與“摩伊解”再起爭執的焦點問題。(記者 盧山 朱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