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希拉裏高調訪亞太 專家稱攜手中國才是理性選擇

2012年09月03日 15:39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週末,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首次出訪太平洋島國庫克群島,這是她今年5月份以來的第三次亞太之行,她也是首位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的美國國務卿。接下來,希拉裏還要訪問印度尼西亞、中國、汶萊、東帝汶和俄羅斯。

  這次在太平洋島國庫克群島舉行的是第43屆 太平洋島國論壇。在此之前,這一區域性對話機制主要由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吐瓦魯等在這一地區範圍內的島嶼國家領導人出席,美國以往都是以觀察員的身份列席,派出的也只是級別較低的官員。此次希拉裏以美國“最資深外交官”的身份出席一個並不太為人所知的區域性會議,這著實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認為:“這次亞太六國行其實是對上一次歐亞行的補充,庫克群島顯示她對南太的重視,這是一個動機,還有一個,中國這一站比較特殊的地方是,因為她原來的歐亞六國行當中,在中國周邊講了一些陰陽怪氣的話。另外這些年美國高調回歸亞洲,現在這個政策在美國國內有一些爭論,《華盛頓郵報》不久以前發表文章,《華爾街日報》也發表過文章,都是批評美國現在回歸亞太政策太粗糙,得罪的人太多不説,還沒什麼收穫,所以她這個要給中國一點解釋,還有一點是做給國內看的,告訴國內我在把一些遺漏的部分給補上,把沒有訪問的地方補上,這是一個動機,還有一個對中國做一些解釋,對她以前做事比較毛糙的地方做一些修補。”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重返亞太”的姿態已凸顯無疑,加快在這一地區的戰略部署早已不僅僅是紙上談兵。這主要體現在對於盟友日本的無條件支援、處理近期東南亞各國分歧以及開始在澳大利亞部署軍事力量等方面。那麼,希拉裏此次出行將給地區局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金燦榮表示:“我覺得應該是四方面的問題吧,一個是海上問題,一個是東海釣魚島,還有南海問題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的爭議,這些問題她要控制一下。對美國來講在中國周邊保持一個低烈度緊張是最好的;第二個是要向中國解釋這兩年回歸亞洲政策其實不是針對中國,中國不要反應過度;第三個就是談一些熱點問題,包括中東敘利亞,伊朗,包括南亞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包括東亞朝核這幾個熱點問題;第四就是談中美關係熱點貿易問題,在貿易上説兩句有可能給奧巴馬加分,你看我派第一外交官去中國談就業問題,這樣就可能給他長點分。中國會非常重視這一訪問,胡主席、習副主席、總理和委員長,大概都會見。高層溝通算是個成果,但除此以外,實際成果應該不會有。”

  雖然希拉裏在此次行程中多次弱化外界關於美中兩國將在亞太地區“劍拔弩張”的預測,強調説“亞太之大可以容得下美國和中國”,美國在亞太地區頻繁活動並非是針對某個國家。但據報道,希拉裏此次出訪還為這一地區各島嶼國家帶來了三千多萬美元的投資計劃,再加上此前美國在太平洋各島嶼國家的投資總額已經超過三億美元,如此持久的“投資”,意味著美國對該地區必然有所期待。對於希拉裏關於中美關係的表態,金燦榮先生表示:“講話的基調還是好的,我們應該給予肯定,但是大家注意,其實這個話是我們中國先説的,2月份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時就講過,太平洋足夠大得可以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互利合作是中美關係唯一正確的選擇,美國想遏制中國是做不到的,對抗代價太大,也是不能做的。從理性的角度來講,和中國攜手並進,確實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理性的政府必須要做的選擇。”

  有觀點認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擁有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三個重要盟友已經足夠,但美國的胃口似乎不止於此,拉攏太平洋島嶼國家,牽制中國的發展才是美國“寬鬆遏制政策”的根本目的。鋻於此,有國際問題專家表示,中國需要與太平洋各島嶼國家繼續保持緊密的溝通和合作,並對由此産生的動向和發展趨勢提前做出預判。因為,保持和促進這一區域的和平與發展不僅符合中美兩國利益,更是維持亞太地區穩定與平衡的必要因素之一。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