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風風雨雨、磕磕絆絆,終於迎來了邦交正常化40週年的日子。為此,兩國政府將今年定位為“中日國民交流友好年”,希望從“交流”入手,達到進一步“友好”的目的,為未來新的中日關係40年做一個國民感情良好溝通的鋪墊。
但是,就在這樣一個歷史性之年,日本政壇、地方乃至於社會上,時有一些右翼分子發出咄咄逼人的怪論,干擾、破壞中日友好。具體説來,年過八旬近乎“老朽”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此人長期破壞中日關係,筆者曾戲言,在中日關係裏面,有一種災難叫“石原慎太郎”。
4月16日,在美國訪問的石原慎太郎看似突然地拋出東京都要購買釣魚島的計劃,把中日兩國民眾最為敏感、最為關切的領土爭端問題再次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日本國民新黨的前黨首龜井靜香曾經指出,石原慎太郎的本質是一個“作家”,表面則是一個“另類政治家”。這次他用作家“抓眼球”的做法,帶著“另類政治家”的面具,以最後一賭的姿態試圖撞擊中日關係的紅線。
石原慎太郎四處宣稱他為了捍衛“尖閣列島”(即中國的釣魚島)已經奮鬥了40年。他在一篇題為“有一種國難叫‘尖閣列島’”的萬字長文中,指責美國政府40年來“態度曖昧”,不肯到國際法庭上為日本擁有釣魚島作證;指責日本外務省40年來“懦弱無力”,不允許日本運輸省把他樹立在釣魚島的登臺標記在海圖上。
如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石原慎太郎孤注一擲地要“購買”釣魚島,實在另有他念。去歲今初,日本政壇醞釀另樹旗幟組建新黨,石原慎太郎有望出任黨首。誰料,風雲突變,“石原新黨”計劃受挫,他在一旁坐了“冷板凳”。不甘心就此被踢出日本政壇,他又精心拋出能夠引起爭論的“購島”話題,把民眾的目光重新吸引過來,試圖喚回胎死腹中的“石原新黨”。
認清其目的,我們就會知曉石原慎太郎正在用直接刺傷中日關係的“購島”謀略,達到地方政府逼迫中央政府表態、用內政綁架外交、謀組政黨另立山頭的打算。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石原慎太郎試圖以此激怒中國的目的不會得逞。日本以為“實際控制”就可以把釣魚島據為己有的想法過於幼稚。日本以為在釣魚島進行一些設施建設,就可證明釣魚島是自身領土的想法更是荒唐。再説當年,日本滿鐵在中國東北大鋪鐵路,其結果如何,也是可以溫故知新的。
如果石原慎太郎把“購島”計劃看作是“一箭雙雕”的話,我們可以告訴他這也是“雙刃劍”,在傷害中國民眾的同時,肯定也會傷害中日關係,傷害到日本切身利益,包括傷害到石原慎太郎本人。日本右翼當年沒有擋住中日恢復邦交的腳步,今後也同樣無法阻擋中日國民友好交流的大潮。任何破壞中日友好的人,最終都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