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老城區內的街市。牟宗琮攝
難民營裏的阿富汗兒童。牟宗琮攝
北約將於2014年底前從阿富汗撤軍,現在的阿富汗會有怎樣的景象?記者日前飛赴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零距離接觸這座“山中之城”。戰爭使這裡充滿滄桑,但當地居民對和平的嚮往也深深打動著記者
從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飛往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要飛越大片的雪山。經過不到1個小時,山勢漸緩時,喀布爾也就快到了。喀布爾在當地語中“山中之城”的意思不難理解,而阿富汗的本意也是“山中之國”。
下了飛機,不遠處的廣告牌上寫著:歡迎來到阿富汗——勇者之地。出機場沒多久,記者所乘汽車就被荷槍實彈的警察攔住,打開車門,查看座位,對行李進行檢查。在喀布爾的幾天裏,這樣的檢查如家常便飯,喀布爾作為一個戰爭國家首都的概念在頭腦中被反覆提醒。
高墻鐵門內外
貧富兩個世界
進入喀布爾,記者看到,因道路狹窄,幾乎沒有指示燈,交通堵塞十分嚴重。空中直升機轟鳴和道路兩側的高墻、沙袋、鐵絲網,以及近乎無處不在的攝像頭,讓這裡的氣氛充滿壓抑。不過,道路兩側人流如織。在喀布爾老城區喀布爾河兩側,商店街市也異常熱鬧,商品能夠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水果、蔬菜品種多樣,橫跨喀布爾河的小橋上還可買到不少小商品,筆電、小錢包等都來自中國。手機店裏有最新流行的蘋果4S手機。河邊的金店裏,各種首飾琳瑯滿目。令人吃驚的是,很多金店的門口都沒有保安,這幾乎是一個與戰爭絕緣的區域。記者了解到,塔利班很少在普通人的生活區生事,這裡很少發生爆炸襲擊。近幾年,塔利班將襲擊目標越來越集中于外國機構和政府、軍事機關,有意避免平民傷亡,以求少失民心。今年4月,塔利班從市區的一座高樓對議會和使館區發動襲擊,就繞開了附近的民宅。
街上人來人往,卻幾乎見不到外國人。這裡的外國人和富人大多乘汽車出行,保護措施到位。喀布爾街上,男青年著裝通常很休閒,流行穿牛仔褲、T恤衫,也有上班族穿著西裝。女孩子則喜歡打陽傘,衣衫還是以黑色為主,且通常都包住脖子。穿矇住全身的罩袍的女性也隨處可見。保守與時尚在喀布爾交相呈現。喀布爾內老住宅與新式高樓並存。近10年來,由於外部資金涌入,街區裏常見正在施工的高層建築。在市區的高級商場內,各種新式商品都可買到,只是入口的安檢異常嚴格。商場內地下一層設有西式餐飲,這裡成為很多時尚年輕人的休閒場所。
與老城區不同,這些舒適現代的商業場所,以前時常成為塔利班自殺襲擊的對象。市區的“城市中心”大樓、外國人常去的“Finest”超市、洲際飯店、賽瑞娜飯店等都被炸過。生活在這裡,一種隱憂揮之不去。
與普通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國人和富人生活在高墻之內。多層的安全保衛,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支付得起。根據外國人寫的旅行手冊,能找到法式、義大利、黎巴嫩等各種口味的餐館,還有3家中餐館。這些餐館安保很嚴,沙袋加固了圍墻。多層鐵門後面,呈現出喀布爾的另一個世界,這裡有音樂、美食,也不缺少洋酒,只是價格不菲,通常只有外國人和當地富貴階層光顧。身臨其境,不時會産生一種虛幻之感,不知這還是不是那個飽受戰亂的貧窮國家。
外國人和富人在這種環境下的生活,不能改變喀布爾大街上乞丐隨處可見的現實。據統計,僅喀布爾一地周邊的30多個難民營裏,來自戰區楠格哈爾、坎大哈、赫爾曼德等省份的難民就有3.5萬人。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數字顯示,阿國內難民數量為130萬人,在鄰國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難民人數分別約200萬和100萬。喀布爾大學經濟係教授薩義德 馬蘇德告訴記者,當前阿富汗的失業率高達85%,貧困是阿富汗的“主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