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專家稱伊朗問題核心繫美伊爭奪中東地區主導權

時間:2012-04-13 10:33  來源:中國日報網

  華黎明

  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美、英、法、俄、中與德國(5+1)將於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與伊朗重啟核談判。伊朗核問題再次進入關鍵階段。談判、制裁和戰爭在賽跑。伊朗欲借談判減壓避戰,但妥協的空間有限;美國是想在談判桌上看到制裁施壓的效應;以色列繼續高舉戰爭的大棒,催促美國早作決斷。因此,伊斯坦布爾談判成功的機率大概不會很高。談判若再次無果而終,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互動將十分引人注目,一旦走入死衚同,戰爭的風險將猛漲。

  談判開始前,各種令人樂觀和悲觀的消息紛紛從美伊雙方傳出。有消息説,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首爾核峰會期間會見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時,要求他向伊朗領袖哈梅內伊轉達,如伊朗承諾不發展核武,美國將接受伊朗的民用核計劃。與此同時,美國媒體報道,美方將要求伊朗拆除福爾多的核設施,停止生産純度為20%的濃縮鈾。伊朗已明確表示,不接受任何先決條件。看來,美伊雙方都在相互試探和摸底,預示伊斯坦布爾談判將會十分艱難。

  事實上,伊朗問題的核心是美伊爭奪中東地區的主導權。2011年阿拉伯國家的變局改變了中東的地緣政治。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下降,擔心伊朗坐大,填補美軍撤離後的伊拉克真空,並同倖存的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結成反美的什葉派同盟,所以在利比亞戰事結束後,美國再次聚焦伊朗。可以説,伊朗危機是美國人為炒作的結果。

  核擴散問題是美國打壓伊朗的切入點,在外交上對伊朗極具殺傷力。

  有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為鑒,以美國現在居高不下的債務和失業率以及奧巴馬政府的處境,美國不得不仔細思量戰爭的後果。八年了,美國對伊朗動武“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如果八年前的布希總統下不了打伊朗的決心,今天奧巴馬總統的運氣大概不會勝於他的前任。

  既然美國和以色列目前無法以戰爭手段一舉摧毀伊朗的核設施,美國就只剩下制裁和談判兩手了。這就是此次美伊能夠再次坐到談判桌前的原因。

  談判開始前夕,美國發出了狠話。奧巴馬説,這是伊朗“最後一次談判的機會”;希拉裏説,“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的窗口正在縮小”,這將被認為是一旦談判失敗就要動武的信號。

  但是,美以究竟是否會軍事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要看美以之間互動的結果,也要看以色列國內的政治動向。

  以色列為戰爭已經做了緊鑼密鼓的準備。例如,以色列已經在伊朗的鄰國亞塞拜然獲得了軍事基地,還在地形地貌與伊朗十分相似的羅馬尼亞進行了長途奔襲的軍演。

  然而,在以色列是否攻打伊朗尚未形成全民的共識,不少猶太人怕襲擊伊朗引火燒身,導致以色列再次被戰火包圍。以色列摩薩德的前領導人達甘認為,以攻打伊朗是“聞所未聞的蠢事”。在以色列,攻打伊朗是一個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訴求,況且美國至今還未開綠燈。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通過和平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是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戰則世界遭殃,和則各方受益。人們期待美國、伊朗和以色列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尋求一條走出僵局和困境的道路。(華黎明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

  作者簡介:

  1939年生於上海,先後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和北京大學東語系。1963年入外交部,先後在駐阿富汗、伊朗使館和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工作,曾擔任周恩來、劉少奇和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波斯語翻譯。1988年任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副司長。

  1991年-2001年先後出任中國駐伊朗、阿聯酋、荷蘭大使兼中國常駐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代表。

  1998年被阿聯酋總統扎耶德授予“一級獨立勳章”。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