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惡搞法國警察是“2B青年”。
在這場馬拉松式“剿匪”中,裝備精良的法國特警面對1名疑犯居然“一籌莫展”。分析認為,儘管疑犯梅拉赫是接受過簡單軍事訓練的恐怖分子, 但他手上沒有挾持人質,僅有一把烏茲衝鋒槍和一把AK47半自動步槍,這是否是法國特警無能?
警察無權當場擊斃疑犯
從電視直播看,特警們幾乎每隔1個小時都會發動一輪攻勢,但攻擊似乎有所保留,僅製造了幾次小規模爆炸。一直在現場指揮的法國內政部長蓋昂,解釋得倒是頭頭是道:為了活捉疑犯,這是在打“消耗戰”。
其實,法國反恐精英擔心的是強攻會打死槍手。因為法國早已廢除死刑,即便身負7條人命的連環殺手,警察都無權將其擊斃,只有法國總統才有權下達命令。
2008年法國電影《頭號公敵》的原型是法國第一悍匪雅克 梅林。法國警察在巴黎郊區抓捕梅林時,向其寶馬座駕連開19槍,當場打死梅林。然而這幾位警察隨後被指控有暗殺嫌疑。這起官司持續了20多年,到2006年法國高院才結束調查,認定警方無罪。警方遲遲不敢對梅拉赫發動強攻,顯然吸取了梅林案教訓,誰都不敢拿20多年的青春做賭注。
薩科齊借機贏取“選分”
曾到現場“督戰”的總統薩科齊為何也遲遲不作出決策呢?顯然有他的政治考慮。目前,距離法國大選投票只有不到5周。隨著總統大選臨近,這起突發事件已經與大選捆綁在一起。出身中右翼的薩科齊其實是槍案的“受益者”,因為他一貫主張限制移民,主張每年入境的外國人人數減半。槍案疑犯移民身份的現實例子,多少讓薩科齊抓住了“把柄”。從某種意義上説,這場危機是凸現薩科齊危機處理能力的好機會。
法媒認為,薩科齊希望借機展現自己的決斷力和提高曝光率,因此,他下達強攻令前,必須多方斟酌,獲取最大收效。從這個角度看,圍攻中“刻意”掌控攻擊節奏可以理解。
此外,鋻於疑犯的特殊族裔身份,增添了處理的敏感性,薩科齊須謹慎行動。可惜的是,法國人“前怕狼後怕虎”的態度,很可能再次葬送法國原本就脆弱的國際形象。最終危機處理中過分“耗時”,並沒有實現薩科奇預想的結果。(記者 李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