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問題有多危險?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現象都是咋呼。比如伊朗連續兩次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一次海軍演習、一次陸上演習;比如伊朗艦艇連續兩次通過蘇伊士運河,顯示對以色列西部的戰略控制力;比如美國航母長期駐紮波斯灣。實際上伊朗問題的水很深,就像波斯灣是一處深深的海洋。
短期來看,在不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前提下,圍繞伊朗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很小。畢竟在這個時候,主要國家會在人權與核之間做一個選擇。核當然是關鍵問題,但是敘利亞不僅僅是人權問題,更是“阿拉伯之春”裏最重要的一張牌,也是能否輻射黎巴嫩、伊拉克甚至土耳其和以色列的關鍵。不解決敘利亞,伊朗就不會成為第一。要不是這個因素,恐怕伊朗的局面的確會更難看。
不確定性不是沒有,首先在以色列。與敘利亞問題上的沉默相比,以色列在伊朗問題上如此的高調有其深厚的安全考慮。伊朗發展核力量,首當其衝感到威脅的就是以色列。因此,以色列萌生打伊朗的念頭不是一天兩天了,具體的手段也不是沒有推演過,從技術上來看,也不是完全沒有勝算。
但是對於美國來説,打伊朗的確是存在困境的。打擊伊朗,第一個問題就是敵人是誰?內賈德?伊朗的核發展政策不是內賈德一人説了算的,儘管內賈德的確是核政策的重要推手。明年大選就要換屆了,內賈德就會離開,他只能連任兩屆。更何況美以短期還不敢把伊朗宗教領袖視為敵人,否則將是一場十字軍式的宗教戰爭。而實際上伊朗恰恰是中東國家里民主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其實伊朗也很了解這一點,儘管對外高調,但是更重視國內穩定。伊朗的第二次陸軍軍演,將重點放在邊境防特種部隊,境內反恐怖的演練上,就很説明問題。
這也就意味著一旦發生衝突,美以對伊朗只能採取外科手術式的打擊,重點打擊伊朗現有的核設施。但這只是開始,問題是衝突會像想像的那樣結束嗎?美國軍界有人批評以色列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思維,也就是説以色列軍方還沉浸在當年空襲伊拉克核反應爐成功的歷史中。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在美國的媒體上多次出現圍繞打伊朗的爭論,更不奇怪以色列媒體公開批評美國政要為伊朗掃地。國家利益不僅會推動行動,有的時候也會産生猶豫和停止。
從歷史上看,波斯灣有太多的強者了,波斯帝國的夢想從來也就沒有停止過。在今天的波斯灣,既有歷史留下的強者身影,又有宗教文化的衝突遺存。這個海灣裏的一切,其實都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也沒有人們所傳説的那麼強大。(周慶安 清華大學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