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研製的智慧盔甲
就在其他國家爭相開發各自的數字化單兵系統時,美國的數字化單兵系統——“陸地勇士”已經揚威伊拉克、阿富汗戰場。
2007年3月~8月,200套“陸地勇士”系統首裝美駐伊機步旅、空中突擊隊和特種作戰部隊,隨即被投入一系列重大行動,廣受美軍官兵好評。據美國國防部士兵計劃執行辦公室的綜合評估,該系統能夠提高單兵作戰能力20倍。
由“陸地勇士”這樣的數字化單兵系統武裝起來的“未來戰士”,戰鬥力大幅躍升。仔細分析這樣的數字化單兵系統,其技術躍升主要體現在一體融合、整合火力和綜合防護這三個方面。
一體融合
一個時期以來,人們常常討論:陸軍“老大哥”是否真的在現代戰爭中功能弱化了?縱觀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美國陸軍似乎少有作為,甚至在科索沃戰爭中坐了78天的“冷板凳”。
其實,不是陸軍自身陸戰功能在弱化,而是海軍、空軍這幫“小老弟”,在擁有制海權、制空權的情況下,對地作戰功能在強化。但是,國內外政治形勢對戰爭的可控性要求日益提高,確實導致陸軍的使用越來越受到政治顧慮的掣肘。
因此,不再謀求“老大哥”地位,突出與海空力量聯合、融合,才逐漸成為陸軍轉型的明確方向。而把陸、海、空、天、電、網等不同維度的力量一體化,並延伸至陸戰的單兵,正是其突破口。各國爭相開發數字化單兵系統,也是基於這種大趨勢。
以美軍的“陸地勇士”系統為例,其配備的單兵資訊系統,就是由班長和班組電臺及配套的便攜電腦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通信、導航、定位、資訊處理及火控計算等功能的綜合系統。
班長電臺的工作頻率在30~88兆赫,通信距離約5公里。士兵電臺的工作頻率在1775~1850兆赫,通信距離約1.3公里。班長的資訊系統既能接入戰術網際網路,對上收發統一的戰場態勢圖、行動計劃表、火力支援計劃書等資訊,還能對下進行班組內廣播或點對點保密通話。這樣,班組內的所有人員,實際上已經融入由戰術網際網路組織的聯合作戰體系,其作戰能力隨著聯合的增強而倍增。
2007年9月,一個在巴格達週邊執行清剿任務的小分隊,遭遇大批武裝分子伏擊。這些士兵沒有像先前那樣向自己直接上級請求支援,而是立即向戰地聯合指揮官發出增援請求。從戰地聯合指揮官收到請求到在臨近空域飛行的F-16戰機接到命令實施淩空轟炸,整個流程用時不到5分鐘。用時之短,顯然不是傳統作戰方式所能比擬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裝備數字化單兵系統的“單兵”,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戰場孤點,而是融合於整個作戰體系中的一個節點。這樣的節點,有各種各樣的“眼睛”幫他看,有各種各樣的“耳朵”幫他聽,有各種各樣的“電腦”幫他算,有各種各樣的“能手”幫他幹,當然能“神奇”地打敗數倍于己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