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金正日執政17年屢破西方預言 晚年傳遞微妙資訊

時間:2011-12-21 10:37  來源:環球時報

  朝鮮19日宣佈該國領導人金正日逝世。從1997年正式出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開始,金正日一直領導著這個曾位於冷戰對峙最前沿的國家。在朝鮮國內,金正日的形象與“為國操勞、英明睿智”聯繫在一起。在國際上,他與韓國總統金大中的歷史性會晤曾給朝鮮半島的和平帶來曙光。他也曾主導朝鮮核試爆,讓東北亞局勢變得複雜,金正日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高深莫測的領導人之一。雖然在他主政的17年期間,朝鮮飽受西方的孤立和制裁,但作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朝鮮卻“精妙”地制衡著該地區的安全平衡。今後的朝鮮會如何走下去,金正日把這些謎團都留在了他的身後。

  金正日執政屢破西方預言

  朝鮮12月19日宣佈朝鮮國防委員長金正日17日在視察途中去世。消息傳出,平壤民眾痛哭的場面和日韓等國股市大幅下挫、政要一片忙亂的新聞同時出現在19日世界各大媒體的顯著位置。在朝鮮,對最高領導人的宣傳是第一要務,一切有關領袖的報道都是各單位政治學習的必修課。朝鮮官方一直稱金正日為“朝鮮人民敬愛的領袖,21世紀的太陽”。19日,朝中社發表文章對金正日的一生作出評價,“金正日同志為完成主體革命偉業奉獻了一生”,“在我們的革命克服重重難關及考驗的歷史性時期,金正日同志的逝世是我們人民及全民族最大的悲痛”。

  英國《衛報》網站稱,被稱為“親愛領導人”的金正日受到朝鮮民眾愛戴,但是金正日在西方的形象卻完全不同。路透社稱説,作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在位期間因堅持發展核項目以及旨在打擊韓國和日本的導彈計劃,在外交上一直受到孤立。

  “雖然受到西方的巨大壓力,但朝鮮為何能屢次平安渡過難關?”瑞士《新蘇黎世報》稱,這一方面有中國對朝鮮的支援,從另一方面來説,平壤的統治者有時候確實比華盛頓高明。日本《新聞週刊》認為,金正日在面對韓國、日本、美國等的壓力時並沒有退縮,雖然採取以核武器開發為杠桿的外交非常危險,但還是成功週旋在大國之間。文章稱,金正日和美日等國的鬥爭經驗將成為他留給繼任者的一份禮物。

  美國《洛杉磯時報》稱,金正日在父親金日成去世後上臺。當時西方有各種各樣的預測説朝鮮政權會崩潰。由於冷戰突然結束和缺少貿易夥伴,已經乏力的朝鮮經濟陷入困境。但這些預言最終都沒有應驗,而且金正日執政還延續到了21世紀。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稱,金正日在國際上最輝煌的時刻是2000年,當年朝鮮和韓國領導人舉行歷史性會晤,金正日首次接待到平壤訪問的韓國總統金大中。當時他的形象也從一個令人害怕的和神秘的領導人轉變成了一位善良好客的主人。隨後,時任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都對平壤進行了里程碑式的訪問。然而,照射朝鮮半島的陽光很快就消失了,朝鮮發展核武器令世界為之緊張。

  德國國際媒體研究所亞洲問題專家夫羅裏揚盧佩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朝鮮對於西方來説是一個神秘的國家。這次金正日突然去世時的形勢與1994年金日成突然去世時的情形相似。盧佩説,雖然朝鮮在民主、人權等問題上飽受西方批評,作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金正日精妙地控制著地區的安全平衡,沒有引發真正的戰爭。對東北亞來説,這是一件“好事”。

  他造就了今天的朝鮮

  “金正日是一位謎一般的領導人”。美聯社19日這樣評價金正日的形象。實際上,這樣的描述不止美聯社一家。《華爾街日報》19日説,金正日的生活是被過濾的,從他一齣生,四週便圍滿對其父親、朝鮮領袖金日成既敬又怕的人們,而當他本人掌權後,人們對他的態度也是如此。即使在朝鮮,雖然有很多關於金正日參觀軍事基地、考察廠礦企業以及出席文化活動的照片,但視頻影像卻很少,他的聲音資料也從未在朝鮮以外的地方公開過。報道稱,朝鮮民眾只是在廣播上聽到過一次他的講話。那是1992年,當時他在集會上説,光榮屬於英勇的人民軍。

  在朝鮮,金正日早就被認為是金日成的唯一接班人。他早年畢業于朝鮮最高學府金日成綜合大學畢業,進入朝鮮勞動黨中央工作,先後擔任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組織指導部副部長和部長。1994年金日成逝世,金正日在整整守孝3年後,于1997年10月正式就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而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和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這兩個軍隊最高職務,早在金日成在世時已親手交班給金正日。路透社稱,金正日在朝鮮擁有眾多頭銜,但唯獨缺少象徵國家元首的主席一職,因其父金日成去世後被尊為“國家永遠的主席”。美聯社稱,在出任朝鮮最高領導人之前,金正日在青年時期就表現出要保持甚至超越金日成強硬路線的跡象。金日成在1994年去世後,金正日忠實地執行金日成的“先軍政治”政策,把該國大量的資源用於軍隊,最終建成世界規模第五大的軍隊。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