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日)是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70週年紀念日,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表示此事將“遺臭萬年”。如今珍珠港事件將屆70週年,世人確實仍未遺忘這起惡名昭彰的事件,但長年來仍有不少誤解,應予厘清。據“中央社”報道,《1941年12月:改變美國與拯救世界的31天》一書作者薛裏(Craig Shirley)撰文指出,他認為世人對珍珠港事件有以下5大誤解:
一、美國政府完全不知日本可能發動攻擊
事實上,當時日本窮兵黷武跡象日增,包括在長江擊沉美國軍艦,以及與德國和義大利簽署三國同盟條約,此外,華盛頓當局在12月7日前也對太平洋的軍事指揮官發出明確戰爭警訊。美國戰爭部攔截分析東京與駐美使館間的密電,一度認為日本會在11月30日攻擊夏威夷,當地報紙甚至得到風聲,大幅報道可能爆發攻擊。
羅斯福在12月4日還收到海軍情報署的機密備忘錄,其中提及可能爆發戰爭,並指出日本正積極蒐集有關美國西岸地區和夏威夷的情報。不過,這些警訊都很籠統,因此日本龐大的艦隊得以神不知鬼不覺航行數千浬突襲夏威夷,令美國軍政官員措手不及。
二、日本在12月7日只攻擊了珍珠港
事實上,日本軍隊當天也攻擊了菲律賓以及太平洋的威克島(Wake Island)、關島、中途島和東南亞的馬來亞和泰國,只是對珍珠港的攻擊殺傷力最大,讓美國損傷最重。上述遭日軍攻擊的其他地方大都很快淪陷,只有中途島未落入日本手中。
三、珍珠港事件後美軍迅速斷然反擊
事實上,珍珠港事件後幾個月,美國在太平洋戰區連吃敗仗。12月8日美國本土盛傳,美國海軍追擊偷襲的日本艦隊,其實不然。當時駐菲律賓美軍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曾致電羅斯福,請求海軍提供支援,包括出動潛艇攻擊日軍運兵艦,但未獲響應,菲律賓終於淪陷。
美軍直到1942年2月才首度發動大規模攻勢,由太平洋艦隊出擊吉爾貝特群島(Gilbert)與馬紹爾群島(Marshall)。
四、珍珠港事件後僅日裔美國人遭關進集中營
事實上,在事件爆發後48小時內,就有逾1000日裔、德裔和意裔美國人遭聯邦調查局逮捕,他們全都被視為“敵國僑民”,但日裔美國人所受待遇最為嚴苛,包括銀行賬戶遭凍結以及旅行受限制。
至戰爭結束時,遭美國政府拘留、逮捕和限制遷移的民眾達數十萬人。雖然在被送進拘留營的12萬人中,日裔美國人佔了多數,但也有1.1萬名德裔遭拘留;多達60萬義大利裔也都被視為“敵國僑民”。德意日外交官也遭到逮捕拘留。
五、珍珠港事件使大眾相信美國應該投入二次大戰
事實上,日本偷襲只讓美國人覺得應局部參戰,而非全面加入戰局。當時美國孤立主義高漲,幾乎無人主張涉入歐洲戰事,而由林白(Charles Lindbergh)和廸士尼(Walt Disney)等人領導的“美國第一”( America First)反戰運動聲勢日盛,積極參政,這項運動在珍珠港事變後才停止。
檔案學者探索當年戰爭部長史汀生(Henry Stimson)的文件,發現其中有對日本、德國和義大利宣戰的草稿,原本要由羅斯福于12月8日在國會宣戰,但後來棄而不用,羅斯福只對日本宣戰。
珍珠港事件雖驚醒沉迷孤立主義大夢的美國人,使美國投入太平洋戰爭,但仍未加入歐戰。直到納粹德國和義大利在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後,才逼得羅斯福做出響應,美國全面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